作者 |
【法】贝努瓦·希尔特(Benoit Hilt) 马里恩·贝尔比诺(Marion Berbineau) 阿列克谢·维内尔(Alexey Vinel) 阿兰·皮罗瓦诺(Alain Pirovano) |
丛书名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11686958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 《智能交通系统网络仿真技术》研究了智能交通系统(ITS)领域中飞机、轨道和车辆通信无线通信网络的仿真技术。在此主题上,特别关注了有效的移动性建模、多技术仿真和全球ITS仿真框架。本书主要解决了将IEEE802.11p和LTE联合应用于专用仿真环境中以及ITS和物联网链接的问题,还讲述了航空机动性和VHD数据传输(VDL)仿真,用于轨道通信和控制命令的虚拟协同仿真,VANET的真实信道仿真,移动性建模和自主仿真,以及VANET的度量指标。 《智能交通系统网络仿真技术》可供学习智能交通系统网络通信仿真技术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车联网通信研发人员使用。 |
目录 |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基于VSimRTI的智能交通 系统聚合型网络仿真……1 1.1引言……1 1.2协作式智能交通系统基础……2 1.2.1消息类型……2 1.2.2应用类别……2 1.2.3配套设施……3 1.3整体仿真框架……3 1.4蜂窝网络仿真……4 1.4.1区域和蜂窝……7 1.4.2延迟模型……7 1.4.3PR模型和PL模型……8 1.4.4容量模型……9 1.4.5拓扑和地理信息……9 1.5仿真研究……10 1.5.1评估指标……11 1.5.2仿真设定……12 1.5.3仿真结果……14 1.6结论……17 1.7参考文献……17 第2章近场无线通信及其在下一代传输基础架构中的作用:建模技术概述……20 2.1近场无线技术……20 2.1.1近场与远场……21 2.1.2运输领域基于近场的技术……22 2.2近场通信的特征……25 2.2.1电路模型……25 2.2.2平方电感耦合互感分析……25 2.2.3计算机辅助的电磁计算……27 2.3离散事件仿真器……28 2.3.1Riverbed Modeler……29 2.3.2OMNeT++……29 2.3.3ns-2……30 2.3.4ns-3……30 2.3.5离散事件仿真器的近场通信比较……30 2.4结论……31 2.5参考文献……31 第3章民用航空通信网络仿真中的移动轨迹提取……34 3.1交通规则……34 3.1.1一般空域……35 3.1.2北大西洋空域……35 3.2网络仿真的移动性……36 3.2.1AANET的移动模型类型……36 3.2.2移动模型类型比较……37 3.3迁移率跟踪提取示例……37 3.3.1信息提取……38 3.3.2轨迹过滤……38 3.3.3优化轨迹……39 3.4协同轨迹规划……39 3.5参考文献……40 第4章空中运输中的地空数据链路通信……41 4.1引言……41 4.1.1背景……41 4.1.2OMNeT++……42 4.2大陆空-地数据链路通信和VDL模式2……42 4.2.1通信系统……42 4.2.2尺寸参数和瓶颈……43 4.2.3仿真模型……44 4.2.4仿真结果分析……45 4.3海洋-空-地数据链路通信和AMS(R)S……47 4.3.1航空移动卫星(路由)服务和经典航空……47 4.3.2尺寸参数和瓶颈……48 4.3.3仿真模型……49 4.3.4仿真结果分析……50 4.4结论……50 4.5参考文献……51 第5章一种作为轨道系统无线技术评估工具的虚拟实验室……52 5.1引言……52 5.2ERTMS子系统及相关试验台……53 5.2.1ERTMS的功能子系统……53 5.2.2ERTMS的通信子系统……55 5.3基于协同仿真的ERTMS评估虚拟实验室……56 5.3.1为什么采用协同仿真方法……57 5.3.2在每个仿真器中必须对哪些数据和流程建模……57 5.3.3ERTMS-OPNET虚拟实验室的总体架构……58 5.3.4同步模式……59 5.3.5ERTMS仿真器中虚拟实验室的实现……60 5.3.6OPNET中虚拟实验室的实现……60 5.3.7协同仿真管理器虚拟实验室的实现……63 5.4ERTMS-OPNET虚拟实验室的有效使用……64 5.4.1与ERTMS-OPNET虚拟实验室的协同仿真场景……64 5.4.2协同仿真方法在轨道系统评估中的有效性……67 5.5结论……69 5.6参考文献……69 第6章在ns-3中模拟真实的VANET信道……71 6.1引言……71 6.2信道传播模型对VANET仿真的影响……71 6.2.1一个真实的IEEE802.11物理层……71 6.2.2精确的VANET信道传播模型……72 6.3用ns-2进行真实信道建模的方法……74 6.4用ns-3建立逼真的信道模型……76 6.4.1YansWiFi模型……76 6.4.2基于OFDM传输的physimWiFi模型……76 6.4.3ns-3物理数据传输水平……77 6.4.4WiFi信道模型的内部构造……78 6.5案例研究——用ns-3仿真真实的VANET信道模型……78 6.5.1城市环境的简化VANET信道模型……78 6.5.2城市环境的规范化VANET信道模型……80 6.6结论……82 6.7附录a:TheAbbasetal.. ModelImplementation……83 6.8参考文献……87 第7章车网联评估系统——面向交通与通信的真实协同仿真……89 7.1引言……89 7.2相关研究……90 7.3CONVAS协同仿真平台……92 7.4实际DSRC信道模型……93 7.4.1CONVAS传播模型……94 7.4.2基于真实数据的模型参数调整……95 7.5信道模型调整……95 7.5.1密歇根SPMD数据集……95 7.5.2PDR估计……96 7.5.3模型调整……98 7.6车网联应用……100 7.6.1智能两难区规避……100 7.6.2在CONVAS中实现智能两难区规避……100 7.6.3智能两难区规避的评价指标……101 7.7实验结果……101 7.7.1CONVAS设置……101 7.7.2协同仿真结果……102 7.8结论……106 7.9致谢……107 7.10参考文献……108 第8章ITS仿真中的高速道路交通建模……111 8.1引言……111 8.2道路交通模型……112 8.2.1交通输入……112 8.2.2移动模型……113 8.3基于测量微调的模型……114 8.4道路交通模型的比较分析……117 8.4.1案例研究……117 8.4.2连通性指标……117 8.4.3研究结果……118 8.5高速公路车辆网络的基本特性……120 8.6结论……122 8.7参考文献……122 第9章F-ETX:一种针对车联网的评价标准……125 9.1引言……125 9.2链路质量估计器……126 9.2.1基于硬件的LQE……127 9.2.2基于软件的估计器……127 9.2.3讨论……128 9.3传统评估技术的分析……128 9.3.1窗口类型……129 9.3.2窗口分析……130 9.4F-ETX度量标准……131 9.4.1窗口管理算法……132 9.4.2多重评估方法……133 9.4.3路由集成框架……134 9.5仿真设置……136 9.5.1第一种情况……136 9.5.2第二种情况……136 9.6仿真结果……137 9.6.1多重估计器性能……137 9.6.2路由协议性能……139 9.7结论……141 9.8参考文献……141 第10章自动计算和车联网:基于服务质量的通信模型仿真……143 10.1引言……143 10.2在车联网中的自主计算……143 10.2.1自主计算……143 10.2.2自主车辆通信……144 10.3车联网下的广播协议……144 10.3.1确定性方法……145 10.3.2随机性方法……146 10.4在车联网中的自主广播……147 10.4.1在车联网中广播协议的优化……147 10.4.2自我管理体系结构……148 10.4.3基于服务质量的广播……149 10.5基于服务质量的通信模型的仿真……150 10.5.1ADM(自主传播方法)……150 10.5.2仿真环境……153 10.5.3性能评估……154 10.6结论……156 10.7参考文献……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