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秀芳 李国华 |
丛书名 |
普通高等教育土建类系列教材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11652809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建筑大学教材建设项目资助出版物。本书在确保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内容完整的基础上,引入了大量建筑工程实例及与工程相关的例题和习题,以达到强化学生工程概念的目的。本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能够满足新工科土木建筑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全书共4篇19章,第1篇(第1章)为建筑力学总论部分;第2篇(第2~5章)为工程静力学基础知识部分,包括工程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平面汇交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力系;第3篇(第6~13章)为材料力学部分,包括材料力学基本概念、轴向拉伸或压缩、剪切与挤压、扭转、平面弯曲、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第4篇(第14~19章)为结构力学部分,包括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与力矩分配法、影响线及其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建筑类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土木建筑工程相关从业者的参考书。 |
目录 |
前言 第1篇建筑力学总论 第1章绪论2 学习目标2 1.1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2 1.2建筑力学的研究任务3 1.3建筑力学的学习内容4 第2篇工程静力学基础知识 第2章工程静力学的基本概念6 学习目标6 2.1平衡、刚体和力的概念6 2.2静力学的基本公理7 2.3约束与约束反力9 2.4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13 思考题与习题16 第3章平面汇交力系19 学习目标19 3.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19 3.2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21 思考题与习题25 第4章平面任意力系28 学习目标28 4.1力对点的矩29 4.2力偶、力偶矩30 4.3力的平移定理34 4.4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意一点简化354.5简化结果分析及合力矩定理36 4.6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38 4.7静定和超静定问题及物体系统的平衡41 4.8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44 思考题与习题46 第5章空间力系51 学习目标51 5.1力的投影与分解51 5.2力对轴的矩53 5.3空间力系的平衡54 5.4物体的重心57 思考题与习题59 第3篇材 料 力 学 第6章材料力学基本概念62 学习目标62 6.1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基本假设62 6.2内力与截面法63 6.3应力与应变64 6.4杆件的基本受力与变形形式65 思考题与习题66 第7章轴向拉伸或压缩67 学习目标67 7.1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内力分析67 7.2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应力分析70 7.3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71 7.4材料在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73 7.5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强度计算77 7.6应力集中的概念79 思考题与习题80 第8章剪切与挤压82 学习目标82 8.1剪切与挤压的概念82 8.2剪切的实用计算83 8.3挤压的实用计算83 思考题与习题86 第9章扭转87 学习目标87 9.1扭转的概念87 9.2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内力879.3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分布规律与强度条件89 9.4圆轴扭转的变形与刚度计算92 9.5薄壁圆筒的扭转与切应力互等定理94 思考题与习题95 第10章平面弯曲98 学习目标98 10.1平面弯曲的概念及梁的计算简图98 10.2梁的内力、剪力图和弯矩图98 10.3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与正应力强度条件105 10.4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与切应力强度条件109 10.5梁的合理设计111 10.6梁的挠度及转角112 10.7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112 10.8按叠加法计算梁的挠度和转角113 10.9提高梁弯曲强度与刚度的措施114 思考题与习题115 第11章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118 学习目标118 11.1应力状态的概念118 11.2平面应力状态119 11.3强度理论126 思考题与习题130 第12章组合变形132 学习目标132 12.1组合变形的概念132 12.2弯曲与拉伸(或压缩)组合变形132 12.3偏心压缩(拉伸)134 12.4截面核心135 思考题与习题136 第13章压杆稳定138 学习目标138 13.1压杆稳定的概念138 13.2细长中心受压直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139 13.3临界应力141 13.4压杆的稳定计算144 思考题与习题146 第4篇结 构 力 学 第14章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150 学习目标15014.1几何组成分析的基本概念150 14.2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153 14.3平面杆件体系几何组成分析应用156 14.4体系的几何构造与静定性157 思考题与习题158 第15章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159 学习目标159 15.1静定梁159 15.2静定平面刚架165 15.3静定平面桁架170 15.4静定结构的一般性质176 思考题与习题177 第16章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180 学习目标180 16.1概述180 16.2变形体虚功原理181 16.3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183 16.4图乘法188 16.5温度变化及支座位移作用下的位移计算192 16.6线弹性体系的互等定理193 思考题与习题196 第17章力法198 学习目标198 17.1概述198 17.2力法的基本原理200 17.3力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204 17.4对称性的利用207 17.5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内力图校核210 17.6温度变化及支座位移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212 17.7超静定结构的特性214 思考题与习题215 第18章位移法与力矩分配法217 学习目标217 18.1位移法217 18.2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218 18.3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223 18.4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应用224 18.5直接由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基本方程228 18.6力矩分配法228 思考题与习题236第19章影响线及其应用237 学习目标237 19.1移动荷载和影响线的概念237 19.2静力法作单跨静定梁的影响线238 19.3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242 19.4静力法作桁架结构的影响线244 19.5机动法作单跨静定梁的影响线247 19.6利用影响线计算量值250 19.7确定最不利荷载位置252 思考题与习题257 附录259 附录A截面的几何性质259 附录B几种常用梁在简单载荷作用下的变形263 附录C型钢表(GB/T706—2016)264 参考文献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