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于春玲 |
丛书名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11682233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书籍经济管理学书籍 面对同质化竞争、挑剔的顾客和不确定的环境,管理者们亟需解决三个难题:“如何努力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如何让目标顾客觉得企业做得好”“如何建立和保持持久的核心竞争优势”。本书基于作者过去15年持续深入的案例研究成果,为管理者提供系统的品牌管理思维和落地工具,帮助企业解答上述三个难题。本书是企业管理者的品牌和营销管理指导书,帮助管理者掌握品牌思维,既可用于指导企业品牌建设,也可用于指导业务、产品品牌建设;既可用于帮助规划新品牌,也可用于帮助改进现有品牌的管理。 |
目录 |
推荐序 前 言 三个新难题 第一章 | 用品牌实现竞争优势跃升 1 三星电子:从濒临破产到成为世界最有价值品牌 2 产品和品牌哪个更重要 2 让顾客带领你前行 4 从广为人知到真正青睐 6 竞争优势跃升:品牌是抓手 10 顾客导向,别人家的孩子? 11 难题怎么破解 14 成为唯一选择:占据顾客的心智 16 冲出群氓陷阱 16 只为可能爱你的人 19 做时间的朋友:持久力 21 存异求同 21 守正笃实 23 第二章 | 让品牌思维落地 26 北新建材:制高点品牌战略 27 专注主业还是多元化 28 实施品牌战略 30 构筑品牌护城河 32 品牌:战略资产而非战术工具 37 在战略高度重新思考品牌 37 品牌始于顾客感知 40 品牌创造价值的路径 42 越来越重要 44 品牌屋:在企业层面实施品牌决策 47 企业层面五层品牌决策 48 谁来做首席品牌官 53 品牌树:在产品/业务层面实施品牌决策 55 三个关键词 56 品牌树的内涵 58 品牌树—品牌林—品牌生态 61 第三章 | 与目标顾客建立强关联 64 星巴克:粉丝比流量重要 65 “三好”咖啡的坚守 66 植树而非种草 68 农夫山泉:与顾客建立强关联 69 抓住两个关键点 70 围绕主干有序生长 72 理性与感性兼顾 73 从品牌树到品牌林 74 品牌核心价值:建立与顾客关联的基础 76 品牌建设一定要有“宪法” 77 忌“多”和“变” 80 遴选品牌核心价值:三力筑牢顾客关联 82 吸引力 83 传达力 83 防御力 84 品牌联想的不断丰富:有序强化顾客关联 85 从“至简”到“至繁”再到“至简” 85 理解树冠的结构 88 比顾客更懂顾客 89 闯关游戏:规划你的品牌树 92 第四章 | 将客观表现转化为主观感知 95 苹果:《1984》与《非同凡想》 96 比创意更重要的是意义 97 制造剧场感 98 不能在第二次给人第一印象 100 荣威550:惊艳上市 101 建品牌冲出红海 102 先占据顾客心智 103 让品牌树长出丰满树冠 105 用母品牌背书 107 植树工具:品牌策略组合 110 品牌形象识别体系:让品牌元素发声 110 营销策略:让目标顾客感知“好” 112 外部资源:善加利用 114 植树法则:统领与整合 116 要有整体图景 116 策略之间需匹配 118 兼顾短期和长期目标:两手都抓 119 第五章 | 社交媒体时代的有效沟通 122 网易有道:营销成为第三核心竞争力 123 不烧钱也能获取流量 124 将流量转化为粉丝 126 从线上到线下全覆盖 129 新媒体工具选择:迎接碎片化 132 善于归类便不复杂 132 巧拼沟通七巧板 133 全面覆盖目标顾客 137 互动时代的沟通:你讲我也要讲 138 激发互动 138 场景化持续沟通:润物细无声 139 懂产品的市场团队不缺创意 140 借势UGC:共创价值 142 评价沟通效果:兼顾广度和深度 143 广度和深度都重要 144 以阶段性品牌目标来衡量 145 第六章 | 借力利益相关者 148 中升集团:终生伙伴 149 有质量的规模 150 顾客终生价值 152 锻造品牌使者 153 珍惜供应商 155 诚信为本 157 借力利益相关者:君子善假于物 158 利益相关者 159 由顾客定义事业 161 让员工成为品牌使者:建立品牌文化 163 让员工深信不疑 164 品牌良性循环圈 166 规范品牌接触点的行为 169 第七章 | 保持品牌成长与创新 171 六神:夏天从未离开 172 一招鲜,吃遍天 173 当中年危机真的来临 175 唤醒品牌记忆 177 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 178 持续生长:丰富品牌感知 181 延展和深化顾客品牌感知 181 提升品牌价值的可见度 183 让竞争者的模仿成为品牌更优秀的证明 185 延展:从品牌到品类 186 从现有顾客角度着想 187 提升品类影响力 188 第八章 | 建设品牌生态 190 自如:创造高品质租住生活 191 需求是创业最好的出发点 192 从1到N 196 永不止步 198 增长背后的逻辑 200 多元化红利:建立品牌组合 202 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扩大影响力 202 旧瓶装新酒 204 一致的定位 206 谨慎命名 206 平台的力量:建立品牌生态 207 品牌树与品牌屋:融合产品/业务层面与企业层面的品牌决策 210 第九章 | 测评品牌的表现 213 三星电子:对营销投入效果心中有数 214 有据可依 215 用数字说话 218 品牌测评系统:多维度 221 产品品牌测评 222 公司品牌测评 224 对标最佳实践:有的放矢 225 结语 | 源自企业实践的思考 229 参考文献 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