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吉莉恩·艾萨克斯·拉塞尔(Gillian Isaacs Russell) |
丛书名 |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518432011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 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通过视频、语音等手段在网络上进行沟通愈发便利快捷,远程心理治疗在如此有力的技术支撑之下得以飞速发展,许多精神分析师未经深思就纷纷兴奋地投入其中,开始利用计算机、手机等媒介为身处异地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治疗服务。尽管有人声称以技术为媒介的远程心理治疗和咨访双方共同在场的面对面心理治疗是等效的,但其实很少有研究证据能够支持并推进这些主张。那么,在不能直接面对面的情况下,治疗过程真的仍然有效吗?正如一位患者所言,当盯着屏幕的治疗无法进行亲吻或踢踹”时,会发生什么呢?*亲密的关系,包括精神分析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依赖于一种重要的内隐的非言语成分,它与外显的言语成分具有同等的分量,甚至是更重的分量。这种微妙的交流又是如何受到以技术为媒介的交流方式影响的?为了厘清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本书结合神经科学、传播学、婴儿观察、认知科学和人机交互领域的研究视角进行了发人深省的探索,值得每一位正在开展或者准备开展远程心理治疗工作的治疗师加以关注和反思。 本书除英文版外,还有意大利文版。 |
目录 |
引言 第一部分 前沿领地 第一章 西方的前沿领地 第二章 探索科幻非虚构的数字前沿 与临床工作者和病人对话 环境:床上不是躺椅,车里不是咨询室 沉思浮想 沟通:好像在尝试靠大喊大叫来更好地看一个人” 弥足珍贵之物 在空间中移动:关掉计算机不是一段旅程” 潜在可能性:亲吻还是踢踹 第三章 勾勒数字前沿 屏幕上发生了什么:到目前为止的故事 身处技术前沿的先驱 回避模拟:什么都没改变 模拟的陷阱:对模拟进行保护 版图还在延伸 第二部分 咨询室与研究实验室 第四章 咨询室里发生了什么 决定治疗有效性的因素 安全和促进性的环境 均匀悬浮注意和沉思浮想 提供新的关系体验 解释和领悟 其他类型的干预 第五章 来自第一类实验室:与神经科学连接 镜像神经元和具身模拟 记忆系统 字里行间:精神分析过程中的内隐因素 右脑和内隐的过程 第六章 来自第二类实验室:以技术为媒介的沟通 共识 信任 凝视 注意力 距离仍然重要 第三部分 在屏幕上 第七章 媒介设备 我准备好拍自己的特写了 松散的联结 幻想和速效药 第八章 在场的问题 自我的层次 在场的层次 在场定位自我:原初和社交在场 与他人在世共存 第四部分 为屏幕关系创造空间 第九章 有时它有效…… 第十章 房间里的大象 第十一章 牙膏和牙膏管 第十二章 当着某人的面 参考文献 附录 出行受限时期的远程会谈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