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卢庆华 沈春晖 |
丛书名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2105171611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书籍经济管理学书籍 ---------------------------8080749 - 公司控制权:用小股权控制公司的九种模式(第2版)--------------------------- 本书共五部分。首先介绍公司控制权的基础,分别介绍了企业的主要类型、九条股权生命线、以及方“野蛮人”的七大招数;第二部分介绍用小股权控制公司的九种模式;第三部分介绍如何从六个层面掌握公司的控制权,包括从股权层面、股东会层面、董事会层面、董事长层面、管理层层面、法定代表人层面;第四部分介绍了三种控制公司的工具,分别是股东协议、公司章程和股东会和董事会会议;第五部分是对公司控制权的综述,分别介绍了公司章程与股东协议、股权结构与公司控制权、顶层架构与公司控制权。 ---------------------------8017610 - 一本书看透IPO:A股IPO全流程深度剖析--------------------------- 本书分六个部分详细介绍A股IPO的全貌:第一部分常识性地介绍上市、A股上市的主要方式等,并分析A股IPO当前面临的历史性机遇;第二部分分析影响在A股IPO上市决策的八个主要因素;第三部分分析A股IPO上市的全过程;第四部分分析目前A股IPO的审核方式、理念,主要财务审核因素与非财务审核因素;第五部分介绍新三板挂牌及从新三板转板A股IPO;第六部分介绍未来将要实施的注册制,实施注册制的步骤、影响及对策等。 本书既包括从实务出发对上市流程和操作的详细分析,也包括对相关法规、政策和业务经验的具体介绍,还结合大量实务案例进行了精心分析和梳理,是投行、投资界专业人士,企业管理者、财务人员,学术研究人员及对经管有兴趣的社会公众开展IPO工作、了解IPO业务的必备工具书。 |
目录 |
[套装书具体书目] 8017610 - 一本书看透IPO:A股IPO全流程深度剖析 - 9787111600114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79 8080749 - 公司控制权:用小股权控制公司的九种模式(第2版) - 9787111680321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79 ---------------------------8080749 - 公司控制权:用小股权控制公司的九种模式(第2版)--------------------------- 前言 第一部分 公司控制权的基础 第1章 企业的主要类型002 1.1 公司制为股东财产设置风险隔离墙003 1.2 一人公司风险无限004 1.3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007 1.4 掌握公司控制权的工具之一:有限合伙企业011 1.5 有限责任公司和有限合伙企业的区别011 1.6 设立企业的4点建议013 第2章 真假九条股权生命线014 2.1 “持股67%有绝对控制权”不靠谱,有人持股75%无控制权014 2.2 “持股51%有相对控制权”纯属臆想,大股东持股70%无控制权020 2.3 “持股34%有否决权”也会不适用023 2.4 持股30%的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线023 2.5 持股20%的上市公司警示线和“股权道”条款024 2.6 持股10%有两种权力027 2.7 持股5%的上市公司受监管线034 2.8 持股3%的临时提案权039 2.9 持股1%的代位诉讼权039 2.10 股权生命线与公司控制权040 第3章 防“野蛮人”的七大招数042 第二部分 用小股权控制公司的九种模式 第4章 用小股权控制公司的九种模式048 4.1 合伙企业模式:马云不任职,只持股11%控制蚂蚁集团048 4.2 工会持股模式:任正非持股1%控制华为056 4.3 美股、港股、A股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的多种AB股模式067 4.4 超级AB股模式:小股东持股0.02%控制公司080 4.5 双层架构模式:主板上市也能变相实行AB股082 4.6 A股专用模式:不知名上市公司非同一般的操作084 4.7 阿里合伙人模式:马云持股5%就能控制公司086 4.8 一致行动模式091 4.9 委托投票模式093 4.10 控制权模式组合使用:拼多多AB股+合伙人组合096 4.11 九种控制权模式小结098 第三部分 从六个层面掌握公司的控制权 第5章 从股权层面控制公司102 5.1 股权的特殊处理,投资0元也能成为大股东102 5.2 持股1%的小股东也能扳倒持股99%的大股东的决议109 第6章 从股东会层面控制公司114 6.1 股东会里的玄机,被架空的股东会114 6.2 股东之间的权力分配,6种同股不同权模式120 6.3 公司控制权的5条线,持股99%也会没有控制权121 6.4 创始人用特权控制公司135 6.5 小结146 第7章 从董事会层面控制公司147 7.1 董事会的权力设计147 7.2 控制董事人选,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两种做法150 7.3 董事会的决策规则,两种一票否决权152 7.4 过度操控董事会,被法院判决解散公司153 7.5 小结158 第8章 从董事长层面控制公司159 8.1 花瓶与实权并重的董事长之位159 8.2 董事长拒绝主持会议被免职162 8.3 董事长用假公章坑了公司164 8.4 与霸道董事长争权而进监狱166 8.5 给董事长之位加保险168 第9章 从管理层层面控制公司174 9.1 CEO的权力设计174 9.2 总经理与董事会的权力之争176 9.3 锁定CEO之位,两家公司不同做法179 9.4 总经理与董事长争夺控制权179 9.5 总经理之位争夺战,大股东被踢下台184 9.6 对管理层的激励和约束186 第10章 从法定代表人层面控制公司189 10.1 不可替代的法定代表人,换人就改变命运190 10.2 法定代表人把公司给坑了194 10.3 争夺法定代表人之位,公司被吊销执照196 10.4 找人做挂名法定代表人,还是要进监狱197 10.5 打四场官司,只为争夺法定代表人之位200 第四部分 用三种工具控制公司 第11章 股东协议204 11.1 签这样的股东协议,持股89%也没有控制权205 11.2 上市公司的股东协议,帮小股东保住董事会席位205 11.3 51:49股权结构下的玄机,大股东受制于人208 11.4 四种类型的一致行动协议210 第12章 公司章程220 12.1 公司章程的一句话,让持股90%的大股东没有控制权220 12.2 公司章程的8个字,决定谁能控制公司222 12.3 如此公司章程,能让持股61%的大股东没有话语权227 12.4 工商局不同意公司章程备案的处理231 12.5 持股90%还被小股东压制的大股东意外逆转232 12.6 矛盾的公司章程,让最优股权结构变死局233 第13章 股东会和董事会会议237 13.1 没开好股东会会议,持股76%的股东决定被推翻238 13.2 开会操作不当,办了工商登记也被撤销了241 13.3 开会通知时间不对,持股90%也没有用244 13.4 只因相差30分钟,被持股1%的小股东推翻了决议245 13.5 弄错会议主持人,踢掉持股69%的四个股东又反转248 13.6 只因议题没写清楚,持股51%的股东被踢出局252 13.7 上市公司也会犯错误,控制董事会也没用258 13.8 董事长不组织开会,持股70%也被踢下台261 13.9 利用开会操作把大股东踢下台266 13.10 有水平地开会,把两大投资人踢出局271 13.11 小结281 第五部分 公司控制权综述 第14章 公司章程与股东协议284 14.1 公司章程与股东协议的5个不同284 14.2 股东协议会落空,公司章程更靠谱286 14.3 滥用权利被法院判无效289 14.4 关于公司章程的7点提醒292 第15章 股权结构与公司控制权295 15.1 最优股权结构与最差股权结构295 15.2 “活的”股权设计,帮你牢牢掌握公司控制权299 第16章 顶层架构与公司控制权305 后记308 ---------------------------8017610 - 一本书看透IPO:A股IPO全流程深度剖析--------------------------- 推荐序一 一个热情专业的人,一本实用认真的书 何小锋 推荐序二 “精品投行”孕育精品图书 李剑波 前 言 第一章 总述 / 1 第一节 上市的本质与好处 / 2 一、上市的本质 / 2 二、上市对拟上市企业的好处 / 3 三、上市对拟上市企业股东的好处 / 5 第二节 上市的约束与中国特色的上市“成本” / 6 一、上市对拟上市企业的约束 / 7 二、上市对拟上市企业大股东的约束 / 8 三、中国特色的上市“成本” / 9 第三节 A股上市的方式 / 11 一、上市的三大方式:IPO、借壳上市、“卖身”上市 / 11 二、借壳上市 / 12 三、“卖身”上市 / 22 第四节 IPO:当前A股资本运作的主风口 / 28 一、A股IPO曾经长期受政策调控影响 / 28 二、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IPO大提速 / 29 三、A股IPO审核实现常态化 / 31 第二章 决策 / 34 第一节 A股IPO的法定条件 / 35 一、A股IPO发行条件的体系 / 35 二、A股IPO发行条件分析 / 37 三、与A股IPO相关的政策性条件 / 43 第二节 A股上市与境外上市 / 46 一、选择上市地的一般考虑因素 / 46 二、境外上市的优势 / 47 三、境外上市的劣势 / 50 四、选择本土市场,甚至回归A股渐成趋势 / 52 第三节 行业因素对A股IPO的影响 / 54 一、法定要求:总体上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 54 二、在业务实践中对于行业问题的一些经验性判断 / 56 三、明确对“四新”企业的政策支持 / 58 四、未来展望与建议 / 59 第四节 A股IPO的发行费用 / 60 一、需要承担的发行上市费用类型 / 60 二、发行上市费用的支付时间与会计核算 / 60 三、发行上市费用的数额 / 61 四、确定费用数额的建议 / 63 第五节 A股IPO涉及的政府部门 / 63 一、与发行人直接相关的政府部门 / 63 二、证监会在审核中涉及的政府部门 / 67 第六节 A股上市板块的选择 / 67 一、可供选择的板块 / 67 二、企业可以自由选择上市板块 / 68 三、进行板块选择时的考虑因素 / 68 四、结论与建议 / 74 第七节 IPO前股东所持股份的锁定期和减持限制 / 74 一、IPO前股东所持股份的锁定期 / 74 二、锁定期届满后的减持限制 / 79 三、IPO国有股转持要求不再执行 / 83 第三章 过程 / 86 第一节 确定中介机构与引进私募 / 87 一、选择中介机构 / 87 二、引进私募投资基金 / 94 第二节 A股IPO的必经程序 / 101 一、设立股份公司 / 101 二、辅导与申报材料制作 / 110 三、审核 / 122 四、发行与上市 / 142 第四章 审核 / 149 第一节 A股IPO的审核理念 / 150 一、核心理念之一:实质性审核 / 150 二、核心理念之二:风险导向审核 / 151 三、核心理念之三:多因素综合考量 / 152 第二节 财务审核 / 153 一、财务审核是IPO审核的核心 / 153 二、IPO财务审核的“四轮驱动”模型 / 154 三、“块头”:具备一定的利润水平 / 155 四、“增长”:成长,至少不能下滑 / 163 五、“实在”:防范财务操纵 / 169 六、“持续”:具备持续盈利能力 / 175 第三节 非财务事项审核 / 189 一、独立性 / 189 二、同业竞争 / 194 三、关联交易 / 202 四、实际控制人 / 215 五、股东与股权 / 222 六、出资与资产 / 232 七、规范运作 / 242 第五章 转板 / 264 第一节 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 265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概念 / 265 二、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 265 第二节 新三板挂牌 / 268 一、新三板挂牌的基本条件和适用标准 / 268 二、金融类企业新三板挂牌的特殊准入标准 / 276 三、新三板挂牌的程序 / 280 第三节 新三板挂牌公司股票发行 / 287 一、新三板挂牌公司股票发行的特征 / 287 二、新三板挂牌公司股票发行的类型 / 287 三、新三板挂牌公司股票发行的对象 / 288 四、新三板挂牌公司股票发行的程序 / 291 五、新三板挂牌公司股票发行中的特殊事项 / 295 第四节 新三板转板 / 299 一、新三板挂牌公司转板的途径 / 299 二、新三板挂牌公司申报IPO审核的两种方式 / 300 三、新三板挂牌公司IPO审核中的特殊关注事项 / 301 第六章 未来 / 310 第一节 注册制深度分析 / 311 一、为什么注册制一定要搞 / 311 二、美国的注册制什么样 / 315 三、把中国要搞的注册制说清楚 / 326 四、A股注册制改革实施的路径 / 331 第二节 实施注册制对IPO的影响 / 344 一、对拟IPO企业的影响 / 344 二、对股权投资机构的影响 / 346 附录 A股IPO相关文件检索地址 / 349 参考文献 / 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