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丛书名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 |
9787115386342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书籍计算机书籍 《HCNA网络技术学习指南》是一本华为HCNA认证的学习指导用书,旨在帮助读者学习并理解HCNA网络技术原理知识中的要点和难点,内容包括:网络通信基础知识简介、华为VRP操作系统简介、以太网的工作原理、STP协议、VLAN原理、IP基础知识、TCP与UDP、路由协议基础、RIP协议、OSPF协议、VLAN间的三层通信、链路聚技术、Smart Link与Monitor Link、DHCP、地址转换技术、PPP与PPPoE、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 之前出版的《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一书是一本实验指导用书,其目的是帮助读者提升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与之相应,《HCNA网络技术学习指南》的目的在于帮助读者对于原理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结合使用这两本书,并从中获得双倍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
目录 |
1 网络通信基础1-1 1.1 通信与网络1-2 1.1.1 什么是通信1-2 1.1.2 快递与网络通信1-3 1.1.3 一些常见的术语1-6 1.1.4 练习题1-6 1.2 OSI模型和TCP IP模型1-7 1.2.1 网络协议和标准机构1-7 1.2.2 OSI参考模型1-8 1.2.3 TCP IP协议簇1-11 1.2.4 练习题1-13 1.3 网络类型1-14 1.3.1 局域网和广域网1-14 1.3.2 网络拓扑形态1-16 1.3.3 练习题1-17 1.4 传输介质及通信方式1-18 1.4.1 传输介质1-19 1.4.2 通信方式1-23 1.4.3 练习题1-25 2 VRP基础2-1 2.1 VRP简介2-1 2.1.1 什么是VRP?2-1 2.1.2 VRP的演进2-1 2.2 VRP命令行2-2 2.2.1 命令行的基本概念2-2 2.2.2 命令行的使用方法2-5 2.3 登录设备2-9 2.3.1 通过Console口登录设备2-9 2.3.2 通过MiniUSB口登录设备2-12 2.4 基本配置2-18 2.4.1 配置设备名称2-19 2.4.2 配置设备系统时钟2-19 2.4.3 配置设备IP地址2-19 2.4.4 用户界面配置2-20 2.5 配置文件管理2-23 2.5.1 基本概念2-23 2.5.2 保存当前配置2-24 2.5.3 设置下次启动的配置文件2-25 2.6 通过Telnet登录设备2-26 2.6.1 Telnet简介2-26 2.6.2 Telnet登录设备2-26 2.7 文件管理2-27 2.7.1 基本概念2-27 2.7.2 备份配置文件2-27 2.7.3 传输文件2-29 2.7.4 删除文件2-31 2.7.5 设置系统启动文件2-31 2.8 基础配置常用命令2-32 2.9 练习题2-34 3 以太网3-1 3.1 以太网卡3-1 3.1.1 计算机上的网卡3-1 3.1.2 交换机上的网卡3-2 3.1.3 练习题3-4 3.2 以太网帧3-5 3.2.1 MAC地址3-5 3.2.2 以太帧的格式3-6 3.2.3 练习题3-8 3.3 以太网交换机3-8 3.3.1 三种转发操作3-9 3.3.2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3-10 3.3.3 单交换机的数据转发示例3-10 3.3.4 多交换机的数据转发示例3-15 3.3.5 MAC地址表3-20 3.3.6 练习题3-21 3.4 ARP3-22 3.4.1 ARP的基本原理3-23 3.4.2 ARP的报文格式3-24 3.4.3 练习题3-25 4 STP协议4-1 4.1 环路问题4-1 4.2 STP树的生成4-4 4.2.1 选举根桥4-4 4.2.2 确定根端口4-5 4.2.3 确定指定端口4-7 4.2.4 阻塞备用端口4-8 4.3 STP报文格式4-8 4.3.1 Configuration BPDU4-9 4.3.2 TCN BPDU4-10 4.4 STP端口状态4-11 4.5 STP的改进4-13 4.6 STP配置示例4-14 4.7 练习题4-16 5 VLAN5-1 5.1 VLAN的作用5-1 5.2 VLAN的基本原理5-3 5.3 802.1Q帧的格式5-8 5.4 VLAN的类型5-9 5.5 链路类型和端口类型5-10 5.6 VLAN转发示例5-13 5.7 VLAN配置示例5-15 5.8 GVRP5-17 5.8.1 VLAN属性的动态注册过程5-18 5.8.2 VLAN属性的动态注销过程5-19 5.9 GVRP配置示例5-21 5.10 练习题5-24 6 IP基础6-1 6.1 有类编址6-1 6.2 无类编址6-4 6.3 子网掩码6-6 6.4 特殊IP地址6-7 6.5 IP转发原理6-8 6.6 IP报文格式6-13 6.7 练习题6-15 7 TCP与UDP7-1 7.1 无连接的通信与面向连接的通信7-1 7.2 TCP7-4 7.2.1 TCP会话的建立7-4 7.2.2 TCP会话的终止7-5 7.2.3 TCP段的格式7-6 7.2.4 TCP的确认与重传机制7-8 7.2.5 应用端口7-10 7.3 UDP7-11 7.4 练习题7-12 8 路由协议基础8-1 8.1 路由的概念8-2 8.1.1 什么是路由?8-2 8.1.2 路由信息的来源8-3 8.1.3 路由的优先级8-5 8.1.4 路由的开销8-6 8.1.5 默认路由8-8 8.1.6 计算机上的路由表与路由器上的路由表8-8 8.1.7 静态路由配置示例8-8 8.1.8 默认路由配置示例8-10 8.1.9 练习题8-11 8.2 RIP协议8-12 8.2.1 路由协议概述8-12 8.2.2 RIP协议的基本原理8-13 8.2.3 RIP路由表的形成8-14 8.2.4 RIP消息的格式8-16 8.2.5 RIP-1与RIP-28-18 8.2.6 RIP定时器8-21 8.2.7 RIP网络的路由环路问题8-22 8.2.8 RIP基本配置示例8-25 8.2.9 练习题8-28 8.3 OSPF协议8-29 8.3.1 OSPF的基本原理8-29 8.3.2 OSPF与RIP的比较8-30 8.3.3 OSPF的区域化结构8-30 8.3.4 OSPF支持的网络类型8-32 8.3.5 链路状态与LSA8-32 8.3.6 OSPF报文的类型8-34 8.3.7 单区域OSPF网络8-35 8.3.8 多区域OSPF网络8-37 8.3.9 邻居关系与邻接关系8-37 8.3.10 DR与BDR8-38 8.3.11 OSPF基本配置示例8-40 8.3.12 练习题8-44 9 VLAN间的三层通信9-1 9.1 通过多臂路由器实现VLAN间的三层通信9-1 9.2 通过单臂路由器实现VLAN间的三层通信9-4 9.3 通过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的三层通信9-6 9.4 VLANIF接口配置示例9-11 9.5 练习题9-13 10 链路技术10-1 10.1 链路聚合10-1 10.1.1 链路聚合的基本概念10-1 10.1.2 链路聚合技术的适用场景10-3 10.1.3 链路聚合的基本原理10-4 10.1.4 LACP10-11 10.1.5 链路聚合配置示例10-12 10.2 Smart Link10-14 10.2.1 Smart Link的基本原理10-14 10.2.2 Smart Link配置示例10-20 10.3 Monitor Link10-23 10.3.1 Monitor Link的基本原理10-23 10.3.2 Monitor Link配置示例10-25 10.4 练习题10-27 11 DHCP及网络地址转换技术11-1 11.1.1 DHCP的基本概念11-1 11.1.2 DHCP的基本工作流程11-2 11.1.3 DHCP中继代理11-6 11.1.4 DHCP Server配置示例11-7 11.1.5 DHCP中继代理配置示例11-10 11.2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11-12 11.2.1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基本概念11-12 11.2.2 静态NAT11-14 11.2.3 动态NAT11-15 11.2.4 NAPT11-16 11.2.5 Easy IP11-17 11.2.6 静态NAT配置示例11-18 11.3 练习题11-19 12 PPP与PPPoE12-1 12.1 PPP12-1 12.1.1 PPP协议的基本概念12-1 12.1.2 PPP帧的格式12-4 12.1.3 PPP的基本工作流程12-5 12.1.4 PPP之链路建立阶段12-7 12.1.5 PPP之认证阶段12-10 12.1.6 PPP之网络层协议阶段12-12 12.1.7 PPP基本配置示例12-15 12.2 PPPoE12-18 12.2.1 PPPoE协议的基本概念12-18 12.2.2 PPPoE报文的格式12-19 12.2.3 PPPoE的工作过程12-20 12.3 练习题12-23 13 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13-1 13.1 访问控制列表13-1 13.1.1 ACL的基本原理13-1 13.1.2 基本ACL13-2 13.1.3 **ACL13-4 13.1.4 基本ACL的配置示例13-5 13.2 网络管理13-7 13.2.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