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曾德江 黄均平 |
丛书名 |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规划教材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11289920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 《机械基础(工程力学分册)/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规划教材》采用模块化方式构建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内容由4个模块,20个单元组成。 第1模块是静力学基础,主要介绍静力学的基本知识,构件的受力分析、力系简化和构件的平衡计算;第2模块是材料力学基础,主要介绍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第3模块是常用机构和机械传动,主要介绍常用机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应用及设计的基本知识,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标准及其选用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机械润滑与密封的基本知识;第4模块是联接与轴系零部件,主要介绍螺纹联接、键联接、销联接、联轴器、离合器、轴和轴承的结构、特点及其选用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全书分为工程力学分册和机械原理与零件分册出版,工程力学分册包括绪论、第1模块(静力学基础)、第2模块(材料力学基础)和附录;机械原理与零件分册包括第3模块(常用机构和机械传动)、第4模块(联接与轴系零部件)和附录。 《机械基础(工程力学分册)/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规划教材》内容丰富,案例取材新颖,重点突出,重视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可作为高职高专机电类及其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目录 |
机械基础 工程力学分册 前言 第1单元绪论1 学习目标1 学习重点和难点1 案例导入1 1.1机器的认知1 1.2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内容及任务4 1.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5 习题16**模块静力学基础 第2单元静力学基本概念及受力 分析8 学习目标8 学习重点和难点8 案例导入8 2.1静力学基本概念8 2.1.1刚体9 2.1.2力9 2.1.3力系10 2.2静力学基本公理10 2.3约束与约束力12 2.3.1约束与约束力的概念12 2.3.2工程中常见的约束类型13 2.4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17 ☆ 综合案例分析19 习题220 第3单元平面力系23 学习目标23 学习重点与难点23 案例导入23 3.1平面汇交力系23 3.1.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与 平衡的几何条件24 3.1.2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与 平衡的解析条件26 ☆综合案例分析28 3.2力矩与平面力偶系29 3.2.1力对点之矩29 3.2.2力偶的概念31 3.2.3力偶的性质32 3.2.4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32 3.2.5力的平移定理34 ☆综合案例分析35 3.3平面任意力系36 3.3.1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37 3.3.2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 应用38 3.3.3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40 ☆综合案例分析42 习题343第二模块材料力学基础第4单元轴向拉伸与压缩48 学习目标48 学习重点和难点48 案例导入48 4.1概述48 4.1.1构件的承载能力48 4.1.2弹性体及其基本假设49 4.1.3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49 4.2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50 4.3轴力和横截面上的应力51 4.3.1拉(压)杆的内力与截面法51 4.3.2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53 4.4轴向拉伸与压缩杆的变形 胡克定律55 4.5拉伸和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57 4.5.1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58 4.5.2其他几种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 性能60 4.5.3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61 4.6轴向拉伸与压缩杆的强度计算62 4.6.1极限应力、许用应力与安全 系数62 4.6.2拉(压)杆的强度计算62 4.6.3拉(压)杆的强度条件的应用63 4.7应力集中的概念64 ☆综合案例分析65 习题466 第5单元剪切与挤压69 学习目标69 学习重点和难点69 案例导入69 5.1剪切与挤压的概念69 5.2剪切的实用计算71 5.3挤压的实用计算72 ☆综合案例分析76 习题576 第6单元圆轴扭转79 学习目标79 学习重点和难点79 案例导入79 6.1圆轴扭转的概念79 6.2扭矩和扭矩图80 6.2.1外力偶矩的计算80 6.2.2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内力—— 扭矩80 6.2.3扭矩图82 6.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83 6.3.1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83 6.3.2极惯性矩Ip和抗扭截面 系数Wp84 6.4圆轴扭转的强度计算86 6.4.1圆轴扭转的极限应力与许用 应力86 6.4.2圆轴扭转的强度条件86 6.5圆轴扭转的刚度计算87 6.5.1扭转角的计算87 6.5.2圆轴扭转的刚度条件88 ☆综合案例分析89 习题689 V第7单元平面弯曲91 学习目标91 学习重点和难点91 案例导入91 7.1平面弯曲的概念91 7.2梁的计算简图及分类92 7.3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93 7.3.1剪力和弯矩93 7.3.2确定剪力和弯矩的大小94 7.3.3FQ与M的正负号规定94 7.4剪力图和弯矩图96 7.5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特点及简捷作法100 7.5.1FQ(x)、M(x)与载荷集度 q(x)之间的微分关系100 7.5.2FQ图和M图的特点101 7.5.3FQ图和M图的简捷作法102 7.6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应力103 7.6.1纯弯曲的概念103 7.6.2横截面上应力的分布规律104 7.6.3正应力计算公式105 7.7梁的正应力强度计算106 7.7.1*大弯曲正应力和抗弯截面 系数106 7.7.2梁的弯曲强度条件108 7.8提高梁弯曲强度的主要措施111 7.9梁变形的概念113 ☆综合案例分析114 习题7116 第8单元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119 学习目标119 学习重点和难点119 案例导入119 8.1组合变形的概念119 8.2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的 强度计算120 8.3圆轴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的 强度计算124 ☆综合案例分析127 习题8129 附录131 参考文献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