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彼得·德鲁克 彼得.德鲁克 |
丛书名 |
彼得·德鲁克全集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2102251620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书籍经济管理学书籍 ---------------------------认识管理--------------------------- 步入管理殿堂的通识入门书。德鲁克在几十年中管理顾问生涯中,与各层次管理者,大小企业管理者,企业、政府、医院、学校管理者密切合作的基础上逐步创作完成的一本管理通识入门书。本书的使用者都能够确定两件事情:1.本书的所有内容都源自管理实践,并且实践证明这些内容非常有效也非常重要;2.本书的所有内容都经过学生在课堂上的检验,并且检验证明对学生非常有意义也非常容易理解。 ---------------------------技术与管理--------------------------- 技术不仅涉及工具,而且关乎人类的工作方式。 本书讲述了技术及其历史、管理和管理者,探讨如何利用技术以及某种工具(例如计算机),使自己变得卓有成效。 具体包括,管理者的过往与未来,管理的新角色,信息、沟通与理解,工作与工具,经验的过时、知识的效用、超越量化范围,20世纪的技术发展趋势,结构变化、方法变化、系统方法等等。 ---------------------------不连续的时代--------------------------- . 德鲁克根据自己对于社会经济和商业现象的深刻观察,发现在巨大趋势的背景下,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不重要之事将其扰乱,他称之为“不连续性”。他认为相对于那些明显可见趋势的巨大冲击,这些不连续性反而更可能塑造我们的未来。 50多年前,德鲁克在这本书中展望了人类从工业社会迈向知识社会的图景,书中关于知识社会的种种预言后来几乎都被一一证实,充分证明了德鲁克的远见卓识。 这本书完整体现了德鲁克深刻的观察、记录与分析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加理性地面对当下,前瞻地思考未来,特别是对于每个人的职业选择、每一个组织的转型发展乃至政府的治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
目录 |
---------------------------认识管理--------------------------- 推荐序一(邵明路) 推荐序二(赵曙明) 前言 管理职业与管理承诺 第1章 导论:管理和管理者 / 1 管理是什么 / 2 管理者的传统定义 / 5 管理者的新定义 / 7 管理者做什么 / 9 管理者的资源:人 / 11 管理:实践而非科学 / 12 管理的起源及历史 / 15 大型组织的兴起 / 17 第一波管理热潮 / 2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工作 / 21 第一部分 工商企业的绩效 第2章 管理的维度 / 27 宗旨和使命 / 28 有成效的工作与有成就的员工 / 30 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 / 31 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 33 时间维度 / 33 行政与企业家精神 / 35 第3章 西尔斯公司 / 39 第4章 企业是什么 / 48 企业的宗旨 / 50 企业家职能 / 51 销售到营销 / 52 企业: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器官” / 53 有效利用创造财富的资源 / 55 利润的功能 / 58 第5章 企业的宗旨和使命 / 62 决策出自各级管理者 / 63 “业务是什么”—并非显而易见 / 64 异议的必要性 / 66 方法而非意见 / 66 谁是消费者(客户) / 67 对消费者(客户)的价值是什么 / 70 何时思考“业务是什么” / 73 “业务将是什么” / 75 尚未满足的消费者需求 / 77 “业务应该是什么” / 78 需要有计划地抛弃 / 79 第6章 目标的力量与宗旨:玛莎百货公司的案例 / 82 企业的使命:社会革命 / 83 玛莎百货公司的经验 / 87 工作和安排的基础 / 88 使用目标的方式 / 89 第7章 战略、目标、优先事项、工作安排 / 92 集中经营决策 / 93 市场地位决策 / 94 创新的目标 / 96 资源:供给、使用及生产率 / 97 生产率:检验管理能力的首要标准 / 100 贡献价值 / 101 社会责任 / 102 利润:一种需要和限制条件 / 103 日本的案例 / 104 如何衡量利润率 / 106 有关通货膨胀的说明 / 107 利润率:一个限制条件 / 108 目标的平衡 / 108 预算的作用 / 109 确定优先事项 / 110 从目标到行动 / 111 第8章 战略规划:企业家技能 / 113 战略规划不是什么 / 115 战略规划是什么 / 118 抛弃过去 / 118 必须从事什么新业务?何时着手 / 119 一切都要具体化为工作 / 121 第二部分 服务机构的绩效 第9章 多机构社会 / 127 企业中的服务部门 / 127 服务机构得到有效管理了吗 / 129 服务机构可管理吗 / 130 例外的重要性 / 130 提高服务机构的绩效 / 131 第10章 服务机构绩效不佳的原因 / 134 企业化管理 / 134 优秀的人才 / 135 目标明确化 / 136 被预算误导 / 137 效率是罪过 / 139 目标的混乱 / 139 赚取与应得 / 142 第11章 若干例外及经验教训 / 145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 145 美国的现代大学 / 147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 / 149 市场方法与“社会主义竞争” / 150 市场方法的局限性 / 152 公共政策方法的局限性 / 153 第12章 服务机构的绩效管理 / 155 三种服务机构 / 157 机构的特定需求 / 157 服务机构的“社会主义竞争” / 159 治理机构 / 161 第三部分 有成效的工作和有成就的员工 第13章 新现实 / 167 剧变的工作和员工 / 168 体力劳动者的危机 / 169 工会面临的危机 / 170 工会与知识工作者 / 171 管理知识工作者 / 173 细分劳动力的类别 / 175 新一代员工的影响 / 176 第14章 工作、做工与员工 / 179 分析、综合与控制 / 181 做工的五个维度 / 182 机械设计、人性化设计与生理维度 / 182 作为诅咒或祝福的工作:心理维度 / 183 社会联系和社区纽带:社会维度 / 185 工资基金和资本基金:经济维度 / 186 作为生计的工资和作为成本的工资 / 188 组织的固有维度:做工的权力维度 / 189 第六个维度:经济权力 / 190 主导维度的谬误 / 192 第15章 使工作富有成效:工作和过程 / 196 四点要求 / 197 工作分析 / 198 生产原则 / 200 独特产品生产系统 / 203 大规模生产系统 / 204 连续生产系统 / 209 每种生产原则的要求和特点 / 210 每种系统对管理的要求 / 213 第16章 使工作富有成效:核查与工具 / 217 常规与例外 / 219 常规的模式 / 221 工作和工具 / 223 机械化和自动化 / 225 超越体力工作 / 227 第17章 做工与员工:理论和实践 / 232 X理论和Y理论 / 232 马斯洛的批判 / 233 当前的新现实 / 235 大棒与小棍子 / 236 胡萝卜的滥用 / 237 毒副作用显现 / 239 管理者或主人 / 240 开明心理专制 / 241 第18章 从人事管理到对人的领导 / 246 创造力的谬论 / 247 掌握反馈信息 / 247 持续学习 / 248 计划与执行 / 249 权威明确化 / 250 对岗位和工作团队的责任 / 250 流水装配线与工作丰富化 / 251 新一代员工 / 253 前工业群体 / 254 知识工作者 / 255 监工变助理 / 256 由员工负责工作社区 / 257 员工需要领导机会 / 258 工作保障与收入稳定 / 258 真实流动性 / 259 需求:有组织地安置 / 260 利润、生产率与福利 / 261 合理的福利 / 263 对人的领导 / 265 人事管理 / 267 人是资源 / 268 人员配置 / 269 第四部分 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 第19章 社会影响和社会问题 / 275 原因何在 / 277 对政府不抱幻想 / 278 新兴的领导群体 / 278 社会责任的内涵 / 279 为社会影响负责 / 280 识别社会影响 / 282 处理社会影响 / 284 监管的必要性 / 285 需要权衡利弊 / 285 社会问题变商机 / 287 社会的“退行性疾病” / 289 第20章 社会责任的限度 / 292 能力的限度 / 294 权力的限度 / 295 拒绝的时刻 / 298 第21章 企业与政府 / 300 传统典范 / 301 典范与现实 / 304 新问题 / 305 指导方针 / 308 跨国公司 / 310 第22章 责任伦理 / 313 领导群体而非领导人 / 314 首先不要造成伤害 / 315 薪酬与经济不平等 / 317 “黄金脚铐”的危险 / 319 关于利润动机的言辞 / 320 第五部分 管理工作和管理岗位 第23章 为什么需要管理者 / 325 福特汽车公司的兴衰 / 326 通用汽车公司:反向检验 / 327 福特汽车公司的经验教训 / 328 作为一种“相变”的管理 / 330 第24章 管理岗位的设计与内容 / 332 常见的设计错误 / 333 岗位结构与个性 / 338 管理关系的幅度 / 339 定义管理岗位 / 341 管理者的权力 / 343 管理者、上下级、组织 / 344 第25章 管理发展与管理者开发 / 347 为什么需要管理发展 / 348 为什么需要管理者开发 / 348 管理发展不是什么 / 350 发展(开发)的两个维度 / 352 第26章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 357 专业工作的误导 / 358 上级领导的误导 / 359 层级隔阂的误导 / 360 薪酬结构的误导 / 361 管理者的目标 / 362 运动式管理造成的后果 / 364 设立目标的主体及方式 / 365 通过评估进行自我控制 / 367 自我控制和绩效标准 / 368 管理哲学 / 369 第27章 中层管理到知识组织 / 371 短暂的必要矫正 / 373 人浮于事的危险 / 374 具体的增长领域 / 375 对决策的影响 / 376 重组为知识组织 / 378 决策权的明确化 / 378 对最高管理层的要求 / 379 第28章 绩效精神 / 383 绝不得过且过 / 384 重视“良心”决策 / 387 以机会为中心 / 388 组织的控制:人员决策 / 389 试金石:诚实正直 / 390 第六部分 管理技能 第29章 有效决策 / 397 日本式决策 / 397 决策始于观点 / 402 异议与替代选择 / 403 避免“自以为是” / 405 决策的必要性 / 406 决策落实到人 / 407 妥协的限度 / 409 反馈执行情况 / 410 第30章 管理沟通 / 413 我们已经学到的知识 / 414 下行沟通无效的原因 / 419 实现有效沟通的举措 / 421 第31章 核查、控制与管理 / 424 核查的主要特性 / 425 核查的具体规范 / 428 核查跟随战略 / 429 组织的最终控制 / 434 第32章 管理者与预算 / 436 预算作为管理工具 / 437 采用零基预算 / 438 三种成本类型 / 439 生命周期预算 / 440 经营预算和机会预算 / 441 人力资源预算 / 442 预算与控制 / 444 应用甘特图 / 445 利用预算评估绩效 / 448 第33章 管理者与管理科学 / 450 承诺与实际绩效 / 451 绩效不佳的原因 / 452 试图最小化风险 / 456 富有成效的关键 / 457 第七部分 管理组织 第34章 结构与战略 / 465 以往的最终答案 / 466 传统假设与当前的需求 / 467 我们已经学会的 / 469 三种类型的工作 / 471 需要忘却的争论 / 471 组织的构成要件 / 474 关键业务 / 474 贡献分析 / 476 “良心”业务 / 478 顾问和教学业务 / 479 信息的两个维度 / 481 后勤业务 / 482 决策分析 / 483 关系分析 / 485 组织病症 / 486 “组织炎症” / 488 第35章 以任务和工作为中心的设计 / 491 基本规范要求 / 491 满足上述规范 / 494 三种组织方式 / 494 职能制的优势和劣势 / 496 适用职能制的工作 / 497 采用职能制的组织 / 498 团队制的特征 / 499 团队制的要求 / 500 团队制的优势和劣势 / 501 适用团队制的工作 / 502 团队制与知识组织 / 502 第36章 以成果为中心的设计和以关系为中心的设计 / 506 联邦分权制的特征 / 506 联邦分权制的优势 / 508 联邦分权制的要求 / 510 对规模的要求 / 511 太小是多小 / 513 “事业部”是什么 / 514 模拟分权制的特征 / 515 模拟分权制的问题 / 518 采用模拟分权制的规则 / 519 系统制的特征 / 520 系统制的困难和问题 / 523 第37章 创新型组织 / 527 创新的案例 / 530 创新的含义 / 532 创新的动力 / 532 创新的战略 / 535 衡量和预算 / 537 失败的风险 / 539 创新的态度 / 540 创新的结构 / 543 创新“事业部” / 544 第38章 最高管理层与董事会 / 548 最高管理层的任务 / 548 是否参与具体“运营” / 550 最高管理任务的特征 / 552 最高管理层的结构 / 554 最高管理团队合作 / 557 为最高管理层服务 / 559 董事会衰落的原因 / 561 最高管理层需要有效的董事会 / 563 董事会的三项功能 / 564 企业的需求 / 567 董事会成员的资格 / 567 第39章 管理组织的结论 / 571 简化的需要 / 573 结论 未来的管理者 / 575 参考文献 / 579 术语表 赞誉 ---------------------------技术与管理--------------------------- 推荐序一(邵明路) 推荐序二(赵曙明) 推荐序三(珍妮·达罗克) 前言 第1章 信息、沟通与理解 / 1 已知的知识 / 5 第2章 管理的新角色 / 23 新假设 / 30 注释 / 38 第3章 工作与工具 / 40 注释 / 50 第4章 20世纪的技术发展趋势 / 52 结构变化 / 53 方法变化 / 60 系统方法 / 67 第5章 20世纪的技术与社会 / 71 前技术时代的文明 / 71 技术重塑社会制度 / 75 迈入人造环境时代 / 81 扩大人的活动范围 / 83 技术与人类的关系 / 84 第6章 管理者的过往与未来 / 88 企业集团即将陷入困境 / 90 多种标准而非单一标准 / 93 评判管理的第一条标准 / 94 人员流动的神话与现实 / 96 小型企业的绩效更卓越 / 98 计算机的主要作用 / 100 最耗时间的岗位将消失 / 103 传统组织结构的未来 / 106 工业关系将越来越尖锐 / 108 第7章 第一次技术革命及其经验教训 / 111 注释 / 122 第8章 长期计划 / 123 注释 / 140 第9章 企业目标与生存需求 / 141 企业行为理论的必要性 / 142 工商企业的生存需求 / 146 工商企业学科的任务 / 151 预算过程的可用观点 / 154 第10章 管理者与计算机 / 157 经验的过时 / 160 知识的效用 / 162 信息新时代 / 163 管理计算机 / 165 超越量化范围 / 166 第11章 技术革命:技术、科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 169 注释 / 181 第12章 管理能成为科学吗 / 184 注释 / 192 ---------------------------不连续的时代--------------------------- 推荐序一(邵明路) 推荐序二(赵曙明) 推荐序三(珍妮·达罗克) 1992年版序 1983年版序 原版序 第一部分 知识技术 第1章 连续的终结 / 3 第2章 新产业及动力 / 12 日渐式微的“现代”产业 / 13 地平线上即将升起什么 / 24 新的知识基础 / 38 第3章 新企业家 / 42 技术动态性 / 43 市场动态性 / 50 创新型组织 / 54 第4章 新经济政策 / 58 错误的税收激励 / 61 聚焦于世界经济 / 65 第二部分 从国际经济到世界经济 第5章 全球购物中心 / 75 全球货币与信贷 / 81 萌芽期的机构 / 87 第6章 让穷人富有生产力 / 101 哪些做法行不通 / 107 哪些做法可行 / 122 第7章 超越“新经济学” / 137 经济学家的假设 / 141 世界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宏观经济 / 152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 / 158 我们需要什么 / 161 第三部分 组织型社会 第8章 新多元主义 / 169 组织的共生 / 176 理论的需要 / 182 第9章 迈向组织理论 / 185 让组织有效运转 / 187 组织和生活质量 / 199 组织的合法性 / 205 第10章 政府之弊 / 210 政府不能做到的事 / 222 政府是什么样子 / 230 第11章 个体如何生存 / 239 决策的重担 / 242 自由的领域 / 244 组织是个人的机会 / 253 第四部分 知识社会 第12章 知识经济 / 259 知识工作的出现 / 273 第13章 知识社会的工作和工作者 / 281 知识工作者和工作年限 / 284 过渡时期的问题 / 290 第14章 成功把学校惯坏了吗 / 304 学校有何用处 / 306 教育的社会影响 / 317 第15章 新学习和新教学 / 327 教育的迷思与知识 / 331 第16章 知识的政治学 / 342 知识基础 / 348 知识政治学 / 356 第17章 知识有未来吗 / 365 结束语 / 373 译后记 / 3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