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Wan Lei(万蕾) 等 |
丛书名 |
5G新技术丛书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21403132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书籍通信书籍 本书详细介绍了5G新空口(5G NR)和5G核心网(5GC)的设计,同时全面介绍了5G端到端系统设计和关键功能。本书首先讨论5G的应用场景、需求,以及主要的标准化组织和相关活动;然后详细介绍了NR和LTE的空口设计、NR流程(IAM/波束管理/功率控制/HARQ)、协议栈(CP/UP/移动性)、RAN架构、端到端系统架构、5GC、网络切片、服务连续性、5GC与EPC的对接、网络虚拟化、边缘计算;接着详细介绍了ITU-R提交的5G能力评估报告,以及NR如何满足5G要求和外场测试结果;最后对5G市场和产业进行了展望。本书适合通信领域相关人士阅读,不仅可以作为5G研发和工程人员的研究资料,还可作为通信相关专业的高校老师、学生和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
目录 |
第1章 从4G到5G的应用场景与需求 / 1 1.1 引言 / 1 1.2 全球5G发展 / 3 1.2.1 IMT-2020(5G)研究工作在ITU-R的开展过程 / 4 1.2.2 5G在区域中的发展与推进过程 / 6 1.2.3 标准制定过程 / 9 1.3 应用场景扩展和需求 / 10 1.3.1 5G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 / 11 1.3.2 5G关键能力及技术性能需求 / 21 1.3.3 5G需求总结 / 27 1.4 标准组织和5G活动 / 28 1.4.1 ITU-R评估流程/IMT-2020候选技术方案提交流程 / 28 1.4.2 3GPP向ITU-R提交5G候选技术提案 / 31 1.4.3 独立评估组协助ITU-R批准IMT-2020规范 / 33 1.5 本章小结 / 34 参考文献 / 35 第2章 5G空口基本设计 / 37 2.1 LTE空口概述 / 37 2.1.1 LTE帧结构 / 38 2.1.2 物理层信道 / 40 2.1.3 参考信号 / 46 2.1.4 下行传输 / 68 2.1.5 上行传输 / 80 2.1.6 HARQ定时 / 88 2.1.7 载波聚合(CA)和频段组合 / 91 2.1.8 初始接入和移动性流程 / 91 2.2 5G NR载波和信道设计 / 95 2.2.1 载波的关键参数设计 / 95 2.2.2 帧结构 / 98 2.2.3 物理信道 / 103 2.2.4 物理层参考信号 / 114 2.3 5G NR频谱和频段定义 / 136 2.3.1 5G频谱和复用 / 136 2.3.2 3GPP 5G NR频段定义 / 154 2.4 4G/5G频谱共享(即LTE/NR共存) / 164 2.4.1 动机和有益效果 / 165 2.4.2 LTE/NR频谱共享:网络部署场景 / 175 2.4.3 LTE/NR频谱共享:更高频谱共享效率的需求 / 181 2.4.4 NR SUL频段组合:上行链路载波选择和切换 / 193 2.4.5 4G/5G下行频谱共享 / 202 2.5 5G NR物理层新技术 / 206 2.5.1 波形和多址 / 206 2.5.2 信道编码 / 210 2.5.3 MIMO设计 / 216 2.5.4 5G NR针对eMBB和URLLC的统一空口设计 / 230 2.5.5 mMTC / 232 2.6 本章小结 / 238 参考文献 / 240 第3章 5G NR的新流程、RAN架构和协议栈 / 248 3.1 5G NR新流程 / 248 3.1.1 初始接入和移动性(IAM) / 248 3.1.2 波束管理 / 251 3.1.3 功率控制 / 254 3.1.4 HARQ / 256 3.2 RAN架构演进和协议 / 258 3.2.1 整体架构 / 258 3.2.2 NR系统的基本流程 / 276 3.2.3 移动性控制 / 284 3.2.4 垂直行业支持 / 288 3.3 本章小结 / 291 参考文献 / 292 第4章 5G系统架构 / 294 4.1 5G端到端架构概述 / 294 4.2 5G核心网服务化架构 / 297 4.2.1 NF服务注册示例 / 298 4.2.2 NF服务发现示例 / 299 4.3 网络切片 / 299 4.4 注册、连接和会话管理 / 302 4.4.1 注册管理 / 302 4.4.2 连接管理 / 302 4.4.3 注册管理流程 / 303 4.4.4 PDU会话建立流程 / 305 4.4.5 服务请求流程 / 307 4.4.6 其他流程 / 308 4.5 5GC下的会话和业务连续性 / 308 4.6 与EPC对接 / 311 4.7 5G核心网中的控制面和用户面协议 / 313 4.7.1 控制面协议栈 / 313 4.7.2 用户面协议栈 / 314 4.8 支持虚拟化部署 / 315 4.9 支持边缘计算 / 316 4.10 5G系统的策略与计费控制 / 317 4.11 本章小结 / 320 参考文献 / 321 第5章 5G能力展望:ITU-R提交&性能评估 / 323 5.1 5G需求概述 / 323 5.2 评估方法概述 / 324 5.2.1 eMBB技术性能需求的系统级仿真 / 324 5.2.2 连接密度评估 / 326 5.2.3 可靠性和移动性评估 / 328 5.2.4 分析方法 / 328 5.2.5 检查方法 / 328 5.3 评估指标定义及评估方法 / 328 5.3.1 eMBB的评估指标 / 329 5.3.2 mMTC的评估指标——连接密度 / 342 5.3.3 URLLC的评估指标 / 344 5.4 5G性能评估 / 345 5.4.1 5G宽带帧结构和物理信道结构 / 345 5.4.2 NR MIMO、多址和波形 / 365 5.4.3 LTE/NR共存(上下行解耦) / 372 5.4.4 NB-IoT / 383 5.4.5 LTE/NR频谱共享外场测试 / 384 5.5 本章小结 / 391 参考文献 / 392 第6章 5G市场和产业 / 393 6.1 5G 市场 / 393 6.1.1 5G的增强移动宽带业务 / 394 6.1.2 5G在垂直行业的应用 / 394 6.2 全球统一的5G标准和生态系统 / 397 6.2.1 3GPP / 397 6.2.2 其他组织 / 402 6.3 早期部署 / 407 6.3.1 IMT-2020(5G)推进组的5G试验 / 408 6.3.2 5G部署计划 / 409 6.4 展望 / 413 参考文献 / 414 缩略语 / 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