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 王松奇 副 王炜 徐义国 付晓岩 |
| 丛书名 |
| 出版社 |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ISBN |
| 9782012111721 |
| 简要 |
| 简介 |
| 内容简介书籍经济管理学书籍 ---------------------------银行数字化转型:路径与策略--------------------------- 内容简介 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 银行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 先行者有哪些经验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策略有哪些? …… 本书将从行业研究者的视角、行业实践者的视角、科技赋能者的视角和行业咨询顾问的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抽丝剥茧般探讨,汇集了1个银行数字化转型课题组、33家银行、5家科技公司、4大咨询公司的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讲解了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宏观趋势、行业先进案例、科技如何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以及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全书共八篇,从逻辑上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01~06) 总结和分析了银行各领域数字化发展的共性、难点及解决之道。重点聚焦银行数字化营销、交易银行与产业互联网、数据安全与风险应对、数字化风险管理体系、IT驱动数字化转型5个领域。 银行数字化转型实践案例(7~39章) 工行、建行、招行等33家银行机构分享了它们的数字化转型经验,从战略规划、组织架构、业务模式、产品设计、营销策略、运营机制、风险管理以及IT系统等领域全方位展现国内银行数字化转型成果。 科技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40~44章) 阿里云等5家科技公司从云服务、数字信贷、大数据风控、人工智能、移动支付等领域切入,分享了它们利用金融科技助力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和经验。 . 银行数字化转型策略(45~48章) 安永咨询、毕马威管理咨询、德勤中国、波士顿咨询4大咨询公司分享了银行在战略选择、数字化能力以及开放银行建设等领域的行业策略,探讨银行在数字化创新背景下实现银行业务模式的颠覆性重构。 ---------------------------银行数字化转型---------------------------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指导银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论著作,对金融行业乃至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都有借鉴意义。 本书以银行业为背景,详细且系统地讲解了银行数字化转型需要具备的业务思维和技术思维,以及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具体路径,是作者近20年来在银行业从事金融业务、业务架构设计和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复盘与深刻洞察,为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给出了完整的方案。 全书一共6章,逻辑上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章) 重回顾 第1章从宏观的角度梳理了全球银行业近40年来的信息化历程,以及与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与合作,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信息化对银行业带来的变革,以及银行业对跨界挑战的应对。 第2章以案例的形式阐述了银行在面对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时的积极态度与战略举措,银行敢于尝试和拥抱新技术,同时也有困惑和力不从心。 第二部分(第3~6章) 谈转型 第3章首先对数字化转型给出了清晰的定义,同时分析了银行为何要数字化转型,以及转型会面临的问题。 第4章讲解了银行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先让思维转型,核心的是业务思维和技术思维,不仅为思维转型指明了方向,而且指明思维转型的“利器”是企业架构方法论。 第5章以企业架构方法为指导,给出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与路径,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银行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自顶向下依次实现战略转型、架构转型、技术转型和业务转型。 第6章不仅讲解了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该关注的技术以及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度量,而且还对银行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后行业形态会发生的变化进行了预测。 |
| 目录 |
---------------------------银行数字化转型:路径与策略--------------------------- 前言 第一篇 银行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 01 银行数字化转型调研观察2 02 数字化重塑银行营销新模式8 03 跨界与融合重塑商业价值—交易银行数字化转型与产业互联网生态构建17 04 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安全与风险应对23 05 打造银行数字化风控体系长板30 06 企业架构驱动银行数字化转型35 第二篇 大型商业银行转型实践案例 07 中国工商银行:依托金融科技赋能银行新业态44 08 中国农业银行:小微金融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53 09 中国建设银行:构建金融生态,探索数字化经营61 第三篇 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实践案例 10 招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道”与“术”70 11 中国光大银行: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关键基因的数字银行核心竞争力78 12 平安银行:全面数字化经营,进入转型决胜期86 第四篇 城市商业银行转型实践案例 13 江苏银行:全力拥抱智慧化新蓝海98 14 南京银行:数联万物,智造未来109 15 杭州银行:谋数字创新,求转型发展118 16 中原银行:因时而变,顺势而为128 17 长沙银行:围绕“客户中心、价值导向”建设科技驱动型数字银行139 18 广州银行:构建数字化优势,打造开放银行新引擎149 19 郑州银行:夯实金融科技“新基建”,数字化引领业务转型161 20 河北银行:科技与业务协同发展的数字化转型之路170 21 齐鲁银行:对公资产业务数字化转型之路178 22 西安银行:全面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190 23 厦门银行:“移动优先”打造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新门户200 24 桂林银行:科技赋能金融,数据驱动业务209 25 台州银行:数字化运营助推普惠金融发展220 26 泰隆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之路228 27 日照银行:借力数字化打造创新型区域精品银行236 28 阜新银行:涅槃,数字化转型一念间243 29 济宁银行:打造区域领先的数字化精品银行250 第五篇 农村金融机构转型实践案例 30 浙江农信:零售数字化转型助推全方位普惠金融发展260 31 广东农信:云生态驱动“四横八纵”金融科技服务新体系270 32 江南农商银行:以网点和科技双赋能推动数字化转型281 33 苏州农商银行:揽八面来风,助数字化转型289 34 亳州药都农商行:政务大数据金融应用的“亳州经验”299 第六篇 民营银行数字银行实践案例 35 网商银行:数智驱动的云上银行308 36 微众银行:开放银行让银行服务无处不在318 37 新网银行:“技术立行”补位普惠金融服务328 38 亿联银行:科技赋能智慧生活336 39 辽宁振兴银行:打造专而美的科技型银行345 第七篇 科技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 40 阿里云:云+ 金融科技助力银行数字化转型356 41 大数金融:数字技术破解“小微信贷不可能三角”365 42 同盾科技:金融科技赋能智能风控决策中心构建377 43 云扩科技:RPA赋能银行“数智”升级386 44 派盟科技:构建移动支付生态圈,助力银行数字化转型395 第八篇 银行数字化转型策略 45 安永咨询:区域性银行在不确定形势下的战略选择406 46 毕马威管理咨询:区域性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路径选择421 47 德勤中国:数致新生,洞察驱动的银行数字化转型434 48 波士顿咨询:开放银行的未来之路446 附录:名词解释461 ---------------------------银行数字化转型--------------------------- 前言 第1章 “先行”而“后觉”的银行1 1.1 “先行”:银行业近40年的信息化历程2 1.1.1 昂贵的信息化基石:IBM System/360系统2 1.1.2 网络化和支付业务的发展4 1.1.3 整体架构的3次变迁8 1.1.4 金融科技给银行带来的4大变革11 1.2 与互联网科技公司竞争的16年16 1.2.1 交锋:里程碑事件16 1.2.2 技术:架构演进的比较20 1.2.3 投资:广袤的战场23 1.2.4 “和解”:短暂的握手25 1.2.5 金控和规划:监管规则逐渐统一27 1.3 “后觉”:重启数字化战略的银行们29 1.3.1 提升科技战略在整体战略中的位置29 1.3.2 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投入大量资源32 第2章 新技术“竞赛”35 2.1 最理想的技术试验场36 2.2 底层竞赛:云计算、大数据与物联网37 2.2.1 云计算应用案例37 2.2.2 云计算应用的不足39 2.2.3 大数据应用案例43 2.2.4 大数据应用的挑战46 2.2.5 延伸的底层:物联网应用案例47 2.2.6 要持续接近客户49 2.3 当家“花旦”:银行的人工智能应用50 2.3.1 人工智能应用案例50 2.3.2 值得关注的RPA53 2.3.3 关于人工智能应用的思考55 2.4 渠道之争:银行的移动端应用57 2.4.1 移动端应用案例57 2.4.2 移动端竞争上的不足60 2.5 面向连接:银行的开放银行应用61 2.5.1 国外开放银行发展情况62 2.5.2 国内开放银行发展情况64 2.5.3 关于开放银行的思考66 2.6 游走边缘:银行的区块链应用67 2.6.1 国外银行的区块链应用68 2.6.2 国内银行的区块链应用69 2.6.3 银行如何应用区块链技术71 2.7 对新技术应用问题的思考76 2.7.1 对银行新技术应用情况的简要回顾76 2.7.2 银行在新技术应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78 第3章 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83 3.1 数字化转型到底是什么84 3.1.1 咨询公司的理解84 3.1.2 科技企业的理解86 3.1.3 银行的理解87 3.1.4 信息化与数字化89 3.1.5 笔者对数字化的理解94 3.2 银行必须进行数字化转型吗96 3.2.1 24年前的旧话重提96 3.2.2 来自区块链的挑战97 3.2.3 转型似乎已无争议99 3.3 现有银行的信息化程度如何101 3.3.1 应用水平仍然有待提升101 3.3.2 技术人员占比太低102 3.3.3 组织结构老化104 第4章 转型需要先转变思维106 4.1 数字化转型的内在是什么107 4.2 银行数字化转型需要的业务思维转变110 4.2.1 重新认识社会与客户110 4.2.2 重新认识银行业务模式112 4.2.3 重新认识竞争者117 4.2.4 重新认识监管者120 4.2.5 业务向技术靠近一步121 4.3 银行数字化转型需要的技术思维转变122 4.3.1 重新认识技术应用的体系性122 4.3.2 重新认识基础研究124 4.3.3 技术向业务靠近一步128 4.4 思维转变的利器:企业架构129 4.4.1 企业架构简介129 4.4.2 企业架构对数字化转型的意义130 4.4.3 企业架构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环:业务架构131 第5章 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目标134 5.1 数字化转型总体路径135 5.2 战略转型137 5.2.1 战略与企业架构的关系137 5.2.2 银行数字化战略139 5.3 架构转型153 5.3.1 数字化银行的关键能力和价值链结构153 5.3.2 数字化银行的基本活动156 5.3.3 数字化银行的支持活动160 5.4 技术转型170 5.4.1 基于企业架构的技术管理170 5.4.2 关注数字孪生175 5.5 业务转型176 5.5.1 总体模式的变化177 5.5.2 业务大类的变化180 5.6 外部支持184 5.6.1 信用体系建设184 5.6.2 数据保护策略186 5.6.3 基础设施管理186 5.7 小结188 第6章 对数字化银行的展望190 6.1 银行形态彻底改变191 6.1.1 视觉方面191 6.1.2 数字人类193 6.1.3 语音交互方面193 6.1.4 数字身份194 6.1.5 法定数字货币194 6.1.6 数字孪生195 6.2 与全社会连接196 6.3 应关注的关键技术199 6.4 对转型程度的衡量201 6.4.1 信息化高级阶段201 6.4.2 数字化阶段203 尾 声 冷静看待数字化205 附录A 关于数字货币可能诱发现金社会的经济活动的模拟及思考209 附录B 对第二曲线理论的认识和银行业的应用建议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