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 陈钦 |
| 丛书名 |
| 出版社 |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ISBN |
| 9787121398247 |
| 简要 |
| 简介 |
| 内容简介 本教材主要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问题、统计调查、图表描述、描述性统计量、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列联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内容。教材设计基于内容的科学性和方法的实用性,简化统计学各个章节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立足实践,确保教材内容通俗易懂;注重Excel和SPSS实操演练,结合例题合理安排操作演示。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既能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也能掌握Excel和SPSS这两个常用的数据分析软件。本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类与管理类等相关专业的统计学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的统计学入门教材。为方便教学,本教材配套的电子课件、Excel表格等立体化教学资源请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www.hxedu.com.cn)免费注册后下载,还可以访问“学银在线”网站进行慕课学习。 |
| 目录 |
| 第一章 统计学基本问题\t1 引导案例\t2 第一节 统计学概述\t3 一、统计与统计学的概念\t3 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t3 三、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t5 第二节 统计数据的类型\t6 一、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划分\t6 二、按数据收集方法划分\t7 三、按描述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划分\t8 第三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t8 一、总体和样本\t8 二、参数和统计量\t10 三、标志和指标\t10 四、变量\t13 本章小结\t14 思考与练习\t14 第二章统计调查\t17 引导案例\t18 第一节统计调查概述\t19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t19 二、统计调查的意义\t19 第二节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t20 一、普查\t20 二、重点调查\t22 三、典型调查\t22 四、抽样调查\t23 第三节统计调查的方法\t26 一、直接观察法\t26 二、报告法\t26 三、采访法\t27 四、通信法\t27 五、实验调查法\t28 第四节统计调查问卷\t29 一、调查问卷的类型\t29 二、调查问卷的内容\t30 本章小结\t33 思考与练习\t33 第三章图表描述\t35 引导案例\t36 第一节品质型数据的图表描述\t37 一、单项式频数分布表\t37 二、条形图与饼形图\t38 第二节数值型数据的图表描述\t41 一、组距式频数分布表\t41 二、直方图\t43 三、盒形图\t45 四、茎叶图\t46 五、频数分布的类型\t47 第三节双变量关系的图表描述\t48 一、交叉频数分布图\t48 二、散点图\t49 第四节运用SPSS进行图表描述\t50 一、运用SPSS制作单项式频数分布表\t50 二、运用SPSS制作条形图\t51 三、运用SPSS制作饼形图\t52 四、运用SPSS制作直方图\t53 五、运用SPSS制作盒形图\t53 六、运用SPSS制作茎叶图\t54 七、运用SPSS制作交叉频数分布表和交叉频数分布图\t55 八、运用SPSS制作散点图\t56 本章小结\t58 思考与练习\t58 第四章描述性统计量\t61 引导案例\t62 第一节集中趋势描述性统计量\t63 一、均值\t63 二、中位数\t66 三、众数\t66 四、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的比较\t67 第二节离散程度描述性统计量\t67 一、极差、四分位差与平均差\t68 二、方差与标准差\t70 三、离散系数\t74 第三节分布形态描述性统计量\t75 一、偏度\t75 二、峰度\t75 第四节运用SPSS进行统计量描述\t76 一、由“Ferquencies”计算描述性统计量\t76 二、由“Descriptives”计算描述性统计量\t78 三、由“Explore”计算描述性统计量\t78 本章小结\t80 思考与练习\t80 第五章参数估计\t85 引导案例\t86 第一节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t86 一、估计量与估计值\t87 二、点估计与区间估计\t87 三、置信区间与置信水平\t87 四、几种重要的随机变量分布\t88 第二节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t90 一、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t91 二、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t93 三、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t94 第三节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t95 一、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区间估计\t95 二、两个总体比例之差的区间估计\t100 三、两个总体方差之比的区间估计\t101 第四节样本量的确定\t102 一、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量的确定\t102 二、估计总体比例时样本量的确定\t103 本章小结\t103 思考与练习\t104 第六章假设检验\t109 引导案例\t110 第一节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t110 一、假设检验的原理\t110 二、假设检验的流程\t111 第二节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t113 一、总体均值的检验\t114 二、总体比例的检验\t116 三、总体方差的检验\t117 第三节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t118 一、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t119 二、两个总体比例之差的检验\t125 三、两个总体方差之比的检验\t125 本章小结\t126 思考与练习\t127 第七章列联分析\t129 引导案例\t130 第一节列联表\t130 一、列联表的构造\t130 二、列联表的分布\t131 第二节统计量与检验\t133 一、统计量\t133 二、检验\t133 第三节列联表中的相关测量\t135 一、相关系数\t135 二、c相关系数\t136 三、V相关系数\t137 本章小结\t137 思考与练习\t138 第八章方差分析\t141 引导案例\t142 第一节方差分析概述\t142 一、方差分析中的相关术语\t142 二、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t143 第二节单因素方差分析\t144 一、数据结构\t145 二、分析步骤\t145 三、方差分析表\t149 四、用Excel工具进行方差分析\t149 五、关系强度的测量\t150 六、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t150 第三节双因素方差分析\t152 一、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类型\t152 二、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t152 三、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t156 本章小结\t158 思考与练习\t159 第九章回归分析\t163 引导案例\t164 第一节相关分析概述\t165 一、相关关系\t165 二、相关系数\t167 三、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t169 第二节回归模型与回归方程\t170 一、回归模型\t171 二、回归方程\t171 第三节估计回归方程\t173 一、估计回归方程的概念\t173 二、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t173 三、判定系数\t175 第四节检验和预测\t177 一、F检验\t177 二、回归预测\t179 第五节残差分析\t184 一、残差图\t185 二、标准化残差图\t187 三、正态概率图\t188 四、异常值的检测\t189 第六节运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t191 一、运用SPSS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t191 二、曲线估计\t195 本章小结\t198 思考与练习\t198 第十章时间序列分析\t203 引导案例\t204 第一节时间序列的构成\t205 一、长期趋势\t205 二、季节波动\t206 三、循环波动\t206 四、无规则波动\t206 五、平稳序列与非平稳序列\t207 第二节波动性的描述\t207 一、逐期增减量与累积增减量\t207 二、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t208 三、环比增减速度与定基增减速度\t209 第三节长期趋势的测定\t210 一、平均移动法\t210 二、最小平方法\t212 第四节季节波动的测定\t214 一、同季平均法\t214 二、趋势剔除法\t215 三、季节调整\t217 本章小结\t218 思考与练习\t219 附录用Excel生成概率分布表\t223 附录A标准正态分布概率表\t223 附录B标准正态分布分位数表\t225 附录Ct分布临界值表\t227 附录D分布临界值表\t229 附录EF分布临界值表(a=0.05)\t231 附录Fr简单相关系数临界值表\t233 附录G随机数字表\t234 参考文献\t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