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 王先国 |
| 丛书名 |
| 全国高等院校应用型创新规划教材·计算机系列 |
| 出版社 |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ISBN |
| 9787302511229 |
| 简要 |
| 简介 |
| 内容简介 《UML基础与建模实用教程》是一本关于UML语言基础和建模方法的实践教程,以真实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为语境,详细介绍了UML语言的体系结构、UML符号的语义、语法规则、公共机制、表示方法及UML建模方法。同时,《UML基础与建模实用教程》以网上书店系统建模、气象监测系统建模两个大型系统建模为样板,详细演示了系统的领域建模、用例建模和动态建模的全过程,为读者讲解了建模的每个环节中用到的建模原则、建模步骤和建模经验。 《UML基础与建模实用教程》理论与建模实训紧密结合,通过学习能够真正掌握建模技术。《UML基础与建模实用教程》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培训机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培训教材。 |
| 目录 |
| 第1篇 UML语言基础 第1章 UML概述 3 1.1 什么是UML 4 1.1.1 UML简史 4 1.1.2 UML定义 5 1.1.3 UML的特点 5 1.2 什么是模型 5 1.2.1 模型的用途 7 1.2.2 为什么要建模 8 1.2.3 建模原则 8 1.2.4 模型分类 9 1.3 UML工具 9 1.3.1 UML工具介绍 9 1.3.2 如何选择UML工具 10 1.4 UML语言应用 11 1.5 本章小结 11 1.6 习题 12 第2章 UML语言体系 13 2.1 UML语言组成 14 2.2 构造块:事物 15 2.2.1 结构事物 16 2.2.2 行为事物 19 2.2.3 分组事物 19 2.2.4 注释事物 20 2.3 构造块:关系 20 2.4 构造块:图 22 2.4.1 UML图 23 2.4.2 UML视图 26 2.5 UML语言中的公共机制 26 2.5.1 构造块描述机制 26 2.5.2 公共机制 27 2.6 对系统体系结构建模 29 2.7 本章小结 30 2.8 习题 30 第3章 类目 31 3.1 类目的概念 32 3.2 类目的可见性和作用域 33 3.2.1 类目的可见性 33 3.2.2 类目的作用域 34 3.3 本章小结 34 3.4 习题 34 第4章 类图 35 4.1 类的表示 36 4.2 关系 38 4.2.1 依赖关系 38 4.2.2 泛化关系 39 4.2.3 实现关系 40 4.2.4 关联关系 40 4.2.5 关联的属性 42 4.2.6 关联类 45 4.3 简单的类图 46 4.4 类图中的元素 46 4.5 常用建模技术 50 4.5.1 对系统词汇建模 50 4.5.2 对简单协作建模 51 4.5.3 对逻辑数据库模式建模 52 4.5.4 对关系网建模 53 4.6 本章小结 54 4.7 习题 54 第5章 对象图和组合结构图 55 5.1 什么是对象 56 5.1.1 对象的三要素 56 5.1.2 对象分类 57 5.2 对象的表示 58 5.3 对象间的关系 59 5.4 简单的对象图 59 5.5 类图与对象图 60 5.6 如何绘制对象图 61 5.7 组合结构图 61 5.7.1 对构件结构建模 62 5.7.2 对类结构建模 63 5.8 本章小结 63 5.9 习题 64 第6章 包图 65 6.1 什么是包 66 6.2 包的表示 66 6.2.1 包的名称 67 6.2.2 包中的元素 67 6.2.3 包的构造型 69 6.3 包间关系 71 6.3.1 依赖关系 71 6.3.2 泛化关系 73 6.4 包的传递性 73 6.5 创建包图的方法 74 6.5.1 标识候选包 74 6.5.2 调整候选包 74 6.5.3 消除包的循环依赖 75 6.6 常用建模技术 75 6.6.1 对成组元素建模 75 6.6.2 对体系结构建模 77 6.7 本章小结 78 6.8 习题 78 第7章 顺序图和协作图 79 7.1 顺序图 80 7.1.1 顺序图的组成 80 7.1.2 顺序图的表示 81 7.1.3 循环和分支 84 7.1.4 场景建模 91 7.2 协作图 93 7.2.1 协作图的组成 93 7.2.2 循环和分支 94 7.2.3 顺序图与协作图 96 7.3 本章小结 96 7.4 习题 96 第8章 活动图 97 8.1 什么是活动图 98 8.2 活动图的表示 99 8.3 活动图分类 101 8.3.1 简单活动图 101 8.3.2 展示泳道的活动图 102 8.3.3 展示对象流的活动图 102 8.3.4 展示参数的活动图 104 8.3.5 展示别针的活动图 104 8.3.6 展示中断的活动图 106 8.3.7 展示异常的活动图 107 8.3.8 展示扩展区的活动图 107 8.3.9 展示信号的活动图 108 8.3.10 展示嵌套活动图 110 8.4 常用建模技术 110 8.4.1 对工作流建模 111 8.4.2 对操作建模 112 8.5 本章小结 113 8.6 习题 113 第9章 交互概况图和定时图 115 9.1 交互概况图 116 9.1.1 交互概况图的表示 116 9.1.2 交互概况图应用 118 9.2 定时图 119 9.2.1 定时图的表示 119 9.2.2 定时图应用 119 9.3 本章小结 121 9.4 习题 121 第10章 状态机图 123 10.1 状态机 124 10.2 状态机图中元素的表示 125 10.2.1 状态的表示 125 10.2.2 外部迁移的表示 126 10.2.3 分支的表示 131 10.3 迁移分类 131 10.4 状态 133 10.4.1 简单状态 133 10.4.2 复合状态 133 10.4.3 历史状态 136 10.4.4 子状态机间异步通信 137 10.5 常用建模技术 138 10.5.1 对对象的生命周期建模 138 10.5.2 对反应型对象建模 140 10.6 本章小结 143 10.7 习题 143 第11章 构件图 145 11.1 接口、端口和构件 146 11.1.1 接口 146 11.1.2 端口 148 11.1.3 什么是构件 148 11.1.4 构件分类 150 11.2 构件的表示 151 11.2.1 隐含接口信息的构件 151 11.2.2 展示接口信息的构件 151 11.3 构件间的关系 152 11.4 什么是构件图 153 11.4.1 简单构件图 154 11.4.2 嵌套的构件图 155 11.5 制品 155 11.5.1 制品的表示 155 11.5.2 制品的构造型表示 156 11.5.3 制品的种类 156 11.5.4 制品与类的区别 156 11.6 常用建模技术 157 11.6.1 对可执行程序建模 157 11.6.2 对源代码进行建模 158 11.7 本章小结 159 11.8 习题 159 第12章 部署图 161 12.1 什么是部署图 162 12.2 部署图组成 163 12.2.1 结点 163 12.2.2 连接 164 12.3 常用建模技术 165 12.3.1 设计阶段建模 165 12.3.2 实现阶段建模 166 12.4 本章小结 166 12.5 习题 166 第13章 用例图 167 13.1 什么是用例图 168 13.2 参与者和用例 169 13.2.1 参与者 169 13.2.2 用例 170 13.3 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172 13.3.1 识别参与者 172 13.3.2 参与者间的关系 172 13.4 用例之间的关系 173 13.4.1 包含关系 173 13.4.2 扩展关系 175 13.4.3 泛化关系 176 13.5 参与者和用例之间的关系 176 13.6 组织用例 177 13.7 用例规格描述 178 13.7.1 事件流 178 13.7.2 用例模板 179 13.7.3 用例优先级 180 13.7.4 用例粒度 181 13.8 用例描述实例 182 13.9 用例与协作 184 13.10 常用建模技术 185 13.10.1 对系统语境建模 185 13.10.2 对系统需求建模 186 13.11 本章小结 186 13.12 习题 187 第2篇 UML高级技术 第14章 双向工程 191 14.1 双向工程简介 192 14.2 正向工程 192 14.3 逆向工程 195 14.4 实例应用 196 14.5 本章小结 202 14.6 习题 202 第15章 统一软件过程(RUP) 203 15.1 统一软件过程概述 204 15.1.1 RUP的4个阶段 205 15.1.2 RUP的迭代模型 207 15.2 RUP中的核心工作流 207 15.2.1 需求工作流 209 15.2.2 分析工作流 212 15.2.3 设计工作流 214 15.2.4 实现工作流 216 15.2.5 测试工作流 219 15.3 RUP裁剪 223 15.4 本章小结 223 15.5 习题 223 第3篇 系统建模实践 第16章 网上书店建模 227 16.1 领域建模 228 16.1.1 领域建模方法 228 16.1.2 领域建模过程 228 16.2 用例建模 236 16.2.1 用例建模方法 236 16.2.2 用例建模过程 237 16.3 动态建模 258 16.3.1 动态建模方法 259 16.3.2 动态建模过程 259 16.4 本章小结 267 16.5 习题 268 第17章 气象监测系统建模 269 17.1 初始阶段 270 17.1.1 气象监测站需求 270 17.1.2 定义问题的边界 271 17.1.3 系统用例 276 17.2 细化阶段 277 17.2.1 气象检测系统用例 277 17.2.2 系统架构设计 283 17.3 构造阶段 284 17.3.1 帧机制 284 17.3.2 发布计划 286 17.3.3 传感器机制 287 17.3.4 显示机制 288 17.3.5 用户界面机制 289 17.4 交付阶段 291 17.5 本章小结 291 17.6 习题 291 参考文献 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