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 常晋义、高燕 |
| 丛书名 |
| 高等院校信息技术规划教材 |
| 出版社 |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ISBN |
| 9787302507222 |
| 简要 |
| 简介 |
|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学生需要了解、认识的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及相关职业要求,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人与计算机的关系、计算机典型应用及技术、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及职业相关问题,力求使读者理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知识体系,明确专业学习目标,为深入掌握专业知识打好基础。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计算机导论”课程教材、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及计算机入门的普及教材,也可供自学和欲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的人员学习和参考。 |
| 目录 |
|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1 1.1计算机的概念1 1.1.1认识计算机1 1.1.2计算机的类型4 1.1.3计算机的应用5 1.2计算机系统7 1.2.1计算机硬件系统8 1.2.2计算机软件系统9 1.2.3计算机系统的组织结构10 1.3计算机的发展11 1.3.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11 1.3.2我国计算机的发展12 1.3.3影响计算机发展的重要人物14 1.3.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16 1.4思考与讨论18 1.4.1问题思考18 1.4.2课外讨论18 第2章计算机运算基础19 2.1数制及其转换19 2.1.1进位计数制19 2.1.2不同数制间的转换21 2.2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24 2.2.1数的机器码表示24 2.2.2数值数据的表示26 2.2.3非数值数据的表示29◆计算机科学导论(第3版)2.3数据存储与数据运算31 2.3.1数据存储31 2.3.2数据运算32 2.4思考与讨论35 2.4.1问题思考35 2.4.2课外讨论35 第3章计算机组成36 3.1计算机系统结构36 3.1.1冯诺依曼体系结构36 3.1.2计算机的总线结构37 3.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40 3.2.1指令系统40 3.2.2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与性能指标41 3.3计算机的基本组成42 3.3.1中央处理单元43 3.3.2存储系统46 3.3.3输入输出系统48 3.4思考与讨论52 3.4.1问题思考52 3.4.2课外讨论52 第4章操作系统53 4.1操作系统基础53 4.1.1操作系统及其特征53 4.1.2操作系统的类型55 4.2操作系统的功能58 4.2.1资源管理59 4.2.2人机交互63 4.3操作系统的研究与发展64 4.3.1操作系统的发展64 4.3.2操作系统的研究方法66 4.4思考与讨论69 4.4.1问题思考69 4.4.2课外讨论69 第5章计算机网络70 5.1计算机网络基础70 5.1.1计算机网络概述70 5.1.2计算机网络的类型73 5.2网络体系结构76 5.2.1网络互联模型76 5.2.2网络地址与分配79 5.3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81 5.3.1网络传输介质81 5.3.2网络设备82 5.4Internet及其应用84 5.4.1Internet基础84 5.4.2Internet的应用86 5.5思考与讨论89 5.5.1问题思考89 5.5.2课外讨论89 第6章人机交互90 6.1人机交互基础90 6.1.1人机交互概述90 6.1.2新型人机交互技术93 6.2多媒体技术96 6.2.1多媒体技术基础96 6.2.2多媒体应用技术100 6.3虚拟现实技术104 6.3.1虚拟现实104 6.3.2虚拟现实技术105 6.4思考与讨论107 6.4.1问题思考107 6.4.2课外讨论107 第7章算法和数据结构109 7.1算法基础109 7.1.1算法及其特性109 7.1.2算法的描述112 7.1.3算法评价114 7.2数据结构115 7.2.1数据结构的概念115 7.2.2常用的数据结构117 7.3算法分析121 7.3.1常用的算法121 7.3.2经典计算机算法问题125 7.4思考与讨论129 7.4.1问题思考129 7.4.2课外讨论129 第8章程序设计131 8.1程序设计基础131 8.1.1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131 8.1.2程序设计过程132 8.2程序设计语言134 8.2.1程序设计语言概述134 8.2.2程序设计语言的类型137 8.2.3语言处理系统138 8.2.4高级语言的分类139 8.3程序设计方法143 8.3.1结构化程序设计143 8.3.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145 8.4思考与讨论147 8.4.1问题思考147 8.4.2课外讨论147 第9章数据组织与管理148 9.1数据管理基础148 9.1.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48 9.1.2数据模型150 9.2数据库系统153 9.2.1数据库系统基础154 9.2.2数据库系统的结构155 9.2.3网络数据库157 9.3数据库管理系统159 9.3.1数据库管理系统基础159 9.3.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161 9.4思考与讨论163 9.4.1问题思考163 9.4.2课外讨论163 第10章软件与软件工程164 10.1软件164 10.1.1软件的概念164 10.1.2软件的保护与授权165 10.2软件工程166 10.2.1软件危机167 10.2.2软件工程的概念168 10.2.3软件工程方法学170 10.3软件生命周期172 10.3.1软件生命周期概述173 10.3.2软件生命周期模型175 10.3.3微软公司的软件开发周期178 10.4思考与讨论180 10.4.1问题思考180 10.4.2课外讨论180 第11章信息与信息系统181 11.1信息与信息管理181 11.1.1信息181 11.1.2信息管理184 11.1.3信息化185 11.2信息系统基础187 11.2.1信息系统概述187 11.2.2信息系统的应用类型190 11.3信息系统的应用191 11.3.1决策支持系统191 11.3.2企业信息系统193 11.3.3电子商务系统195 11.4思考与讨论197 11.4.1问题思考197 11.4.2课外讨论197 第12章信息安全198 12.1信息安全基础198 12.1.1信息安全概述198 12.1.2信息安全问题分析200 12.2密码技术203 12.2.1密码学基础203 12.2.2密码技术205 12.3网络安全208 12.3.1防火墙208 12.3.2入侵检测210 12.3.3访问控制212 12.3.4容灾系统214 12.3.5虚拟专用网215 12.4计算机病毒与计算机犯罪217 12.4.1计算机病毒217 12.4.2计算机犯罪219 12.5思考与讨论221 12.5.1问题思考221 12.5.2课外讨论221 第13章典型应用与热点技术222 13.1嵌入式系统222 13.1.1嵌入式系统的基础222 13.1.2嵌入式系统的组成223 13.1.3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与发展225 13.2人工智能226 13.2.1人工智能的基础226 13.2.2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228 13.3计算机应用的热点技术230 13.3.1移动互联网230 13.3.2物联网233 13.3.3云计算235 13.3.4大数据237 13.4思考与讨论239 13.4.1问题思考239 13.4.2课外讨论239 第14章计算机学科体系241 14.1计算机学科概论241 14.1.1计算机学科基础241 14.1.2计算机学科的基本问题244 14.2计算机学科方法论246 14.2.1计算机学科的形态246 14.2.2计算机学科的核心概念247 14.2.3计算机学科的典型方法250 14.3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251 14.3.1计算机学科知识的层次与特点251 14.3.2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253 14.4思考与讨论257 14.4.1问题思考257 14.4.2课外讨论257 第15章计算机伦理、道德与法规258 15.1计算机伦理学258 15.1.1计算机伦理学概述258 15.1.2计算机职业伦理规范262 15.2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264 15.2.1职业理想264 15.2.2职业道德266 15.3信息产业的法律法规269 15.3.1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270 15.3.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272 15.3.3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权275 15.4思考与讨论277 15.4.1问题思考277 15.4.2课外讨论277 第16章产业发展与职业规划278 16.1信息产业及其发展278 16.1.1信息产业278 16.1.2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280 16.2职业素养与职业规划282 16.2.1职业素养282 16.2.2计算机相关职业284 16.2.3职业生涯规划287 16.3思考与讨论288 16.3.1问题思考288 16.3.2课外讨论288 附录实验与实践289 附录A实验289 实验1信息的获取与交流289 实验2Windows基本操作289 实验3文本编辑与排版290 实验4电子表格的应用290 实验5演示文稿的制作291 实验6网络设置及测试292 实验7多媒体基础292 实验8常用工具软件292 附录B实践293 实践1深入了解计算机293 实践2制作电子简报293 实践3成绩表计算与分析293 实践4制作电子相册293 实践5撰写小论文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