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 黑龙江省工会干部学院 |
| 丛书名 |
| 出版社 |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ISBN |
| 9787121347580 |
| 简要 |
| 简介 |
| 内容简介 黑龙江省工会干部的地方性培训教材。针对黑龙江省工会培训特色编写,分为二十四章。包括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工会工作的概述,中国工会和黑龙江工会的发展,工会组织建设,工会基层工作,工会民主管理,工会职工之家建设,工会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工会法律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工会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工会女职工管理工作,工会经审和财务工作,工会主席的素养和提升,工会劳动者争议处理等工会工作全方面,最后提到黑龙江经审,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等新时代工匠精神,是一本指导黑龙江工会干部培训的优质教材。 |
| 目录 |
| 第一章 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与工会工作 / 1 第一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 / 3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3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 / 4 第二节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工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 7 一、关于以人民为中心 / 7 二、关于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 8 三、关于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 8 四、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 8 五、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 8 六、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 9 七、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9 八、关于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 9 九、关于工会组织改革创新 / 10 十、关于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 10 第三节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和 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 / 10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1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的内涵 / 12 第四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14 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 14 二、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决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中展现工人阶级新风采 / 14 三、锲而不舍地将工会改革进行到底,为承担新时代工会 新使命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 15 第二章中国工会和黑龙江省工会的历史发展 / 17 第一节中国工会运动简史 / 19 一、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会运动(1840—1949年) / 19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工会运动(1949—1978年) / 22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工会工作(1978年至今) / 23 第二节黑龙江工会简史 / 26 一、组织沿革 / 26 二、工会建设 / 28 三、民主管理 / 29 四、技术协作 / 29 五、职工生活 / 30 六、工会活动 / 30 第三章工会的性质、地位和职能 / 33 第一节工会的性质 / 35 一、工会的政治性 / 35 二、工会的先进性 / 35 三、工会的群众性 / 36 第二节工会的地位 / 36 一、工会的政治地位 / 36 二、工会的经济地位 / 37 三、工会的法律地位 / 37 四、提高工会地位的途径 / 37 第三节工会的社会职能 / 37 一、工会的维护职能 / 38 二、工会的建设职能 / 38 三、工会的参与职能 / 39 四、工会的教育职能 / 39 第四章工会组织建设 / 41 第一节工会组织原则及领导体制 / 43 一、民主集中制 / 43 二、产业和地方相结合的组织领导原则 / 44 第二节基层工会及其组建程序 / 47 一、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 47 二、阻挠工会组建的法律责任 / 47 三、小微企业工会的组建 / 48 四、工会组建程序 / 48 五、基层工会的法人资格 / 50 第三节基层工会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制度 / 51 一、基层工会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 / 51 二、基层工会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 / 51 三、基层工会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的议程 / 53 第四节基层工会委员会的职权和基本任务 / 54 一、职权 / 54 二、基本任务 / 55 第五节工会干部的权益保障 / 56 一、工会工作时间保障 / 56 二、工资福利待遇保障 / 56 三、劳动合同保障 / 56 四、限制随意调动 / 56 五、职务罢免规定 / 57 六、违法责任追究 / 57 第六节工会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 57 一、工会会员的权利 / 57 二、工会会员的义务 / 57 第七节工会会员的会籍管理 / 58 一、会员会籍的含义 / 58 二、会员会籍管理的主要内容 / 58 第五章“职工之家”建设 / 63 第一节“ 职工之家”建设的基本任务 / 65 一、工会建设“职工之家”的历史发展 / 65 二、建设“职工之家”的基本要求 / 66 第二节“职工小家”建设 / 68 一、突出维权重点,全面履行工会职责 / 68 二、党政工形成共识与合力,优化班组建家活动条件 / 69 三、引入激励机制,增强“职工小家”活力 / 71 四、努力创造条件,保证建“职工小家”健康发展 / 71 第三节会员评家制度 / 72 一、会员评家的基本内容 / 72 二、会员评家的方式方法 / 73 第四节开展“双争”活动,争创“模范职工之家” / 74 一、开展“双争”活动的主要内容 / 74 二、开展“双争”活动的方法措施 / 76 三、开展“双争”活动的组织领导 / 77 第六章工会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 / 79 第一节劳动竞赛的产生和发展 / 81 一、劳动竞赛的产生 / 81 二、我国劳动竞赛的产生与发展 / 81 第二节劳动竞赛 / 84 一、劳动竞赛的概念 / 84 二、劳动竞赛的分类 / 85 三、劳动竞赛的主要特点 / 85 四、劳动竞赛的功能和意义 / 86 五、开展劳动竞赛要遵循的原则 / 87 六、劳动竞赛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 89 七、如何组织劳动竞赛 / 92 八、劳动竞赛的发展趋势 / 94 第三节职工创新工作室 / 97 一、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含义 / 97 二、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标准 / 97 三、职工创新工作室的申报 / 98 四、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工作任务与作用 / 98 五、加强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的组织管理 / 99 第七章职工民主管理 / 101 第一节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 103 一、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及特征 / 103 二、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构 / 103 三、职工代表 / 105 四、职工代表大会职权 / 107 五、职工代表大会的议案与提案 / 107 六、职工代表大会的主要程序 / 108 第二节厂务公开 / 114 一、厂务公开的性质 / 114 二、厂务公开的内容 / 115 三、厂务公开的形式 / 116 四、厂务公开的程序 / 116 第三节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 / 116 二、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提名、选举、任期、罢免 / 117 三、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权利 / 118 四、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义务和责任 / 119 五、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工作程序和机制 / 120 第四节区域(行业)性职代会制度 / 121 一、区域(行业)性职代会的含义 / 121 二、区域(行业)性职代会的职权 / 121 三、区域(行业)性职代会的职工代表 / 121 四、区域(行业)性职代会的组织制度 / 121 第五节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民主管理 / 122 一、非公有制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意义 / 122 二、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的多种形式 / 123 第八章集体合同法律制度 / 125 第一节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概述 / 127 一、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的含义 / 127 二、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 127 三、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原则 / 128 第二节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的基本内容 / 128 一、集体协商的基本内容 / 128 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意义 / 130 三、集体协商代表 / 131 四、集体协商程序 / 132 五、集体合同的订立与报送检查 / 133 六、集体协商争议与集体合同争议处理 / 134 第九章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 137 第一节劳动关系 / 139 一、劳动关系的含义 / 139 二、劳动关系当事人 / 140 三、事实劳动关系 / 141 四、双重劳动关系 / 142 第二节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 / 143 一、劳动法的基本含义 / 143 二、劳动法的基本特征 / 144 三、劳动法律制度体系 / 144 四、劳动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 145 第三节劳务派遣关系 / 146 一、什么叫劳务派遣 / 146 二、劳务派遣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 146 三、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 147 四、用工单位的义务 / 148 第十章工会法律制度 / 151 第一节工会法概述 / 153 一、工会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 153 二、工会法的地位 / 153 三、工会法的作用 / 153 四、工会法的主要内容 / 154 第二节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 154 一、工会的权利 / 154 二、工会的义务 / 155 三、工会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 / 155 第三节工会组织 / 155 一、工会的组织原则 / 155 二、工会的法人资格 / 155 三、工会组织的建立和撤销 / 156 四、工会干部的配备及其法律保障 / 156 第四节工会经费、财产的法律保护 / 157 一、工会的经费来源 / 157 二、工会财产的来源 / 157 三、工会经费和财产的法律保护 / 158 第五节违反工会法的法律责任 / 158 一、违反工会法的法律责任的概念 / 158 二、违反工会法的法律责任的种类 / 159 第十一章劳动标准法律制度 / 161 第一节工资标准 / 163 一、工资的组成 / 163 二、最低工资标准 / 163 三、工资支付保障 / 164 第二节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标准 / 165 一、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界定 / 165 二、最高工时标准 / 166 三、延长工作时间 / 166 第三节劳动保护标准 / 167 一、劳动保护的任务和方针 / 167 二、劳动保护法律体系 / 168 三、劳动保护法律的内容 / 169 四、工会劳动保护工作 / 170 第十二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 173 第一节劳动合同制度 / 175 一、什么是劳动合同 / 175 二、劳动合同立法 / 176 三、《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关系 / 176 第二节劳动合同的主体 / 177 一、劳动者 / 177 二、用人单位 / 177 第三节劳动合同的内容 / 178 一、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 178 二、劳动者的义务 / 180 三、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 180 第四节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 / 181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 181 二、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 / 181 三、劳动合同的基本条款 / 182 四、劳动合同签订要注意的问题 / 182 五、劳动合同的期限 / 183 六、劳动合同的试用期 / 184 七、劳动合同的服务期 / 185 八、劳动合同的生效 / 185 九、劳动合同的无效 / 186 十、劳动合同的履行 / 187 第五节劳动合同的变更、终止和解除 / 187 一、劳动合同的变更 / 187 二、劳动合同的终止 / 188 三、劳动合同的解除 / 188 四、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 190 五、非因工负伤医疗期问题 / 191 第十三章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 193 第一节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概述 / 195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和分类 / 195 二、劳动争议处理的适用范围 / 196 三、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和机构 / 196 第二节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 198 一、协商 / 198 二、调解 / 198 三、仲裁 / 199 四、诉讼 / 200 第三节工会在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中的作用 / 201 一、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是法定的职责 / 201 二、工会在劳动争议协商中的作用 / 201 三、工会在劳动争议调解中的作用 / 201 四、工会在劳动争议仲裁中的作用 / 201 五、工会在劳动争议诉讼中的作用 / 202 第十四章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制度 / 203 第一节劳动监督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 205 一、劳动监督 / 205 二、我国劳动监督体系 / 206 第二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内容 / 208 一、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性质 / 208 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法律依据 / 208 三、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对象 / 209 四、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内容 / 209 五、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权利 / 210 第三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基本方法 / 210 一、工会开展劳动法律监督的要求 / 210 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形式 / 211 三、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手段 / 211 四、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与政府劳动保障监察的主要区别 / 212 第四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队伍建设 / 213 一、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的任职条件 / 213 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的职责 / 213 三、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的权利 / 213 第十五章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 215 第一节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知识 / 217 一、什么是社会保障 / 217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 / 218 第二节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险法 / 218 一、社会保险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 / 218 二、社会保险法 / 220 三、社会保险法的调整对象和覆盖范围 / 221 四、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 221 五、工会维护职工社会保险权益的职责 / 222 第三节社会保险的形式 / 223 一、养老保险 / 223 二、医疗保险 / 227 三、失业保险 / 229 四、生育保险 / 231 五、工伤保险 / 232 第十六章工会宣传教育工作 / 235 第一节工会宣传教育工作概述 / 237 一、工会宣传教育工作的内涵、原则与要求 / 237 二、工会宣传教育工作的职责与特点 / 238 第二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239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239 二、引导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41 第三节工会新闻宣传工作 / 242 一、工会新闻宣传工作的性质、特点和要求 / 242 二、工会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 / 243 三、工会新闻宣传工作的实现途径 / 245 第四节职工素质教育工作 / 245 一、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245 二、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活动 / 250 三、职工素质建设工程 / 250 第五节职工文化体育工作 / 253 一、职工文化建设的地位、特点、任务和主要内容 / 253 二、职工体育工作的地位、工作方针和主要任务 / 256 三、职工体育工作的活动方式 / 257 四、发挥工会体育活动阵地的作用 / 258 第十七章“互联网+”时代的工会工作创新 / 259 第一节“互联网+”工会工作的创新思维 / 261 一、“互联网+”的含义 / 262 二、“互联网+工会”的含义 / 263 第二节“互联网+”时代下工会工作 / 264 一、“互联网+”时代下工会工作面临的机遇 / 265 二、“互联网+”时代下工会工作面临的挑战 / 266 第三节“互联网+”时代下工会工作的路径选择 / 267 一、“互联网+”时代的工会网站 / 267 二、“互联网+”时代的工会微博 / 269 三、“互联网+”时代的工会微信 / 270 四、“互联网+”时代的工会APP移动客户端 / 272 第四节“互联网+”时代下工会干部 / 273 一、培育工会干部的互联网思维 / 274 二、培育工会干部的媒介素养 / 275 三、加强工会干部的网络安全意识 / 276 四、提高工会干部的网络舆情能力 / 278 第十八章工会财务、经审和资产管理工作 / 281 第一节工会财务工作 / 283 一、工会财务管理体制 / 283 二、工会经费预算管理 / 284 三、工会经费收入管理 / 288 四、基层工会经费支出管理 / 289 五、工会会计管理 / 295 第二节工会经费审查 / 296 一、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的组织机构 / 296 二、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的任务 / 296 三、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主要职权 / 297 四、工会经费审查监督的方式与程序 / 298 第三节工会资产管理 / 299 一、工会资产的组成 / 299 二、工会资产所有权界定 / 299 三、工会固定资产的范围与分类 / 300 四、工会资产管理要求 / 300 第十九章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 303 第一节女职工的特殊保护 / 305 一、什么是女职工的特殊保护 / 305 二、女职工特殊保护的特征 / 305 三、对女职工进行特殊保护的内容 / 306 第二节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 307 一、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概念 / 307 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特征 / 307 三、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内容 / 308 第二十章产业工会工作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 309 第一节产业工会工作 / 311 一、产业工会的概念及其历史沿革 / 311 二、产业工会的地位、作用及发展取向 / 312 三、产业工会的组织体系 / 315 第二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 317 一、工会参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历史渊源 / 317 二、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意义 / 318 三、《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解读 / 320 四、工会要在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 322 第二十一章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 327 第一节全国总工会开展改革试点工作 / 329 一、改革试点的基本情况 / 329 二、改革试点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 329 三、进一步深化工会改革,全面开创工运事业发展新局面 / 338 第二节进一步创新基层工会工作 / 338 一、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目标要求 / 339 二、基层工会建设的主要任务 / 339 三、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方法措施 / 342 第二十二章工会主席素质修养的提升 / 345 第一节素质修养的含义和特点 / 347 一、素质修养的含义 / 347 二、工会主席素质修养的特点 / 349 第二节提高工会主席素质修养的重要性 / 351 一、提高素质修养是工会主席自我完善的需要 / 351 二、提高工会主席的素质修养是有效履行工会领导职责的重要保证 / 351 三、提高工会主席的素质修养是加强工会领导影响力的客观要求 / 352 四、加强工会主席素质修养是提高工会领导艺术和方法的基础 / 353 第三节工会主席素质修养的基本内容 / 353 一、品德 / 353 二、能力 / 354 三、知识 / 358 四、性格气质 / 360 五、特质 / 360 第四节提高工会主席素质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 361 一、基本途径 / 361 二、具体方法 / 362 第二十三章工会调查研究工作 / 363 第一节调查研究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365 一、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 365 二、调查研究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 366 三、调查研究是各级工会的基础性工作 / 366 第二节选择调查问题与提出假设 / 367 一、选题的标准 / 367 二、提出假设 / 367 第三节调查研究的准备与实施 / 368 一、调查方案的设计 / 368 二、资料收集方法 / 368 三、调查对象的选择 / 370 四、调查访问过程的控制 / 370 第四节调查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371 一、定量资料整理和分析 / 371 二、定性资料整理和分析 / 371 第五节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 / 372 一、调查研究报告的特点和类型 / 372 二、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和形式 / 372 三、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步骤 / 372 第二十四章发源于黑龙江的几大民族精神 / 373 一、铁人精神 / 375 二、大庆精神 / 377 三、北大荒精神 / 384 四、东北抗联精神 / 3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