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国别:中国大陆 |
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3-06-01 |
特色:
会计分期对会计原则和会计政策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由于会计分期,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递延、预提、待摊这样的会计方法。*常见的会计期问是一年,以一年确定的会计期问称为会计年度,按年度编制的财务会计报表也称为年报。在我国,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止。为满足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也要求企业按短于一年的期间编制财务报告,如,要求股份有限公司每半年提供中期报告。4.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计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全面系统的反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活动都*终体现为货币量。为此,需要货币这样一个统一的量度。但是,在企业中还有许多不能用货币来计量的关键成功因素,比如,企业经营战略,市场份额,产品质量,顾客满意度,增长机会等。为了弥补货币量度的局限性,要求企业采用一些非货币指标作为财务报表的补充。在我国,要求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同时也规定,若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境外企业向国内有关部门编制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1.4.2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一般原则是指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具体包括三个方面: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以及作为对以上原则加以修正的一般原则。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会计信息质量高低是评价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主要有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等。(1)客观性。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没有重大错误和偏见,可靠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经受验证以核实其是否真实。客观性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会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是报表使用者重要的信息来源,是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各个方面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甚至会导致经济决策的失误,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假定公司花2500。元购买存货,在会计期末,存货价值下跌,其重置成本为20000元。依据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公司必须记录5000元的存货跌价损失。如果公司管理层认为存货的适当价值应为22000元,并据此记账的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均会被高估,损益表中的利润也因此被高估。可见,不是依据客观事实,而是根据某一特定目的而形成的有偏见的会计信息,是不可靠的。在上述例子中,为找到可靠的存货价值数据,管理者可以从供货商处取得目前的价目表或请外面的专业评估师对存货进行重新评估。从公司外部取得的证据更能形成可靠的、可证实的信息。客观性原则适用于所有的财务会计信息——从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或权益,到损益表的收入或净利润。(2)相关性。相关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相关性原则所说的相关,首先是指与决策相关,有助于决策。如果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经济决策没有什么作用,就不具有相关性。所以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除了看是否真实客观,还要看所提供的信息是否能够满足有关方面的信息需要。根据相关性原则,会计工作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应当考虑各方面的信息需求、满足各方面具有共性的信息需求。(3)可比性。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可比性原则有两方面的要求。首先,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应该可比。其次,企业各个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也必须可比。会计准则强调可比性是为了投资者和债权人能在企业之间、各个会计期间之间进行比较。财务报表格式的标准化促进了可比性。使用相同的术语描述财务报表要素(资产、负债、收入等),也有助于增加可比性。实际上,即使在那些遵循标准格式和标准术语的企业中,信息也不可能绝对可比。这是因为,对同一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会计准则允许使用几种不同的规则和程序,企业可以自行选择,例如,存货计价方法、折旧方法、对外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等。如果要对采用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后进先出法或先进先出法)的企业进行比较则是很困难的。可比性原则还要求各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能够可比,为了达到一贯性的质量特征,企业在各个会计期间都要采用同样的会计处理方法。比如,企业若在某会计期间采用先进先出法处理存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则在下期也应采用同样的方法。否则,财务报表使用者不能区分利润和资产价值的变化是源自经营还是源自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4)一贯性。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前后各期应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遵循一贯性原则使得公司各期财务报表的比较成为可能。根据一贯性原则,企业不得随意改变会计政策,但并不意味着所选择的会计政策不能作任何变更。一般来说,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一是有关法规发生变化,要求企业改变会计政策;二是改变会计政策后能够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如果企业按上述的原则改变会计政策,必须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会计政策变更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并在财务报告的附注中揭示该项变更,包括变更的原因、内容及其对净利润的影响。(5)及时性。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及时处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只有能够及时满足经济决策需要的会计信息。才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