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逝落的文明:三峡文物抢救纪实:三峡文物抢救纪实

作者徐光冀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2-01

特色:
2003年6月1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始实现二期蓄水,坝前水位升至155米高程,随即双线五级船闸开始启用,不久首批大型发电机组将并网发电,标志着三峡工程“防洪、发电、通航”三大目标,将得到阶段性的实现。这是三峡工程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受到世人瞩目。 二期蓄水135米水位以下的库区陆地,将淹没于水下,此前这一阶段的文物保护工程,已于2003年4月下旬按规划要求完成任务,并通过验收。参加文物保护工程的文物考古工作者、相关学科、相关工程的工作人员,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积极配合下,经过艰苦努力,从规划阶段到实施阶段( 1993-2003年)10年间,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同样受到世人瞩目。

长江三峡地区人文景观荟萃,三峡大坝建成后水位将升至175米,势必会有很多文物被淹没。为了保护这些久远的文明,国家专门成立了文物抢救保护专家小组,在三峡库区展开了大规模的文物保护工作。本书主编徐光冀先生即显该专家组成员。 本项工作从1993年正式启动至今已有10年。这期间几乎动用了全国所有的文物考古和相关学科的力量,有近百家高校考古文物和科研机构,上千名专业人员、上万名工作人员奋力参加。使三峡库区成为全国*大的考古文物保护工地。十年来都保护了哪些文物?有哪些考古重大发现?本书从中遴选34个主要保护项目,包括张飞庙的拆迁与复建、石宝寨的保护、大昌古城的搬迁复建以及一些地下文物的发掘保护等等—— 作者都是在一线负责本项阔的专家,掌握**手的资料和*新信息,保证了文章的科学性和学术性。二百余幅精美插图,增强了现场感和收藏价值。2003年6月三峡工程二期蓄水,长江水位涨至135米。已有部分文物永沉水下,使本书更加具有保存的价值。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