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烈文散文选集

作者黎烈文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8-01

特色:
黎烈文于1904年出生在湖南湘潭。曾祖父黎锦谈先后任台南、台中、泉州知府。甲午战争后,台湾割让日本,黎锦格,曾率领军民抵抗日本占领军,兵败投海自杀。祖父黎泽湘出任过浙江余杭知县。父亲黎模综毕业于湖北公立铁路学堂,当过几处铁路车站站长,后在湖南省督军署一度任职,家业在他手中进一步衰落。 1919年底,15岁的黎烈文来到上海。经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堂表兄的帮助,考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为书记员,担任誉抄、整理和校对文稿的工作。1921年夏,编译所所长郑贞文应聘为厦门大学校长。他赏识黎烈文的才干,带他去任校长室秘书。由于留恋出版社的工作,1922年春地回到商务印书馆,随被提升为编译所国文部助理编辑。1921年起,他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尼结集为《舟中》,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同时,他陆续整理、标点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新编五代史评话》、《大家宣和遗事》和《京本通俗小说》等4种古籍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有了些稿费收入和堂婶黄松的资助,黎烈文于1926年6月东渡日本留学。到日本后,黎烈文进预备学校补习日文。半年后考进东京帝国大学预科学习。不久,由于过度用功,得了“神经衰弱症”。根据医师的劝告,他向学校请假,到伊东去休养了一个月。休养期间,他所敬仰的日本新思潮派代表作家养川龙之介自杀身亡。这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本来就受着芥川氏“寂寞的人生 观”的影响,这时神情更为抑郁。师友们劝他改换环境,他自己也觉得在日本研究文学倒不如去法国学习,法国文学矿藏好像更为丰富。1927年9月,他结束了在日本的学习,返还上海。

那时我正在念梅特林的戏剧,便信口恭维了几句,不料这么一来,恰好迎合了郎特莱丝夫人的意思,因为她是极喜欢梅特林的著作的,当时她便和我大谈梅特林,并把书架上藏有的梅特林的著作全部指给我看,还有梅特林亲笔写给她的几封信,也叫她的女儿德尼兹寻来给我看了。 在一小时之内,这位老太太,就像和我相识已经十年一样,什么话都谈。她告诉我:她住在枫丹白露已经五年了。以前她丈夫是离这儿很近的墨朗法国银行支行的行长,所以她们在墨朗住过很久。丈夫一死,她便带着两个女儿搬来此地。她自己和她的大女儿德尼兹都是 fbITlrllel ettres,她们常常写些诗和小说在巴黎的杂志和报纸上发表,另外还给两家书店编点东西。她们已经出过几本诗集和小说集。但她再三说:单是靠着她们的文笔,那是不能生活的,她们还亏得有她丈夫留下的一点财产,才能在这风景城市过着闲静的生活。她的次女伊文勒是法学上,原先在巴黎的一个律师事务所做事,后来因为她所赚的既不多,倒要母女分离,便爽性叫她不要做事,回到自己身边,替她照管家务。 郎特莱丝夫人谈话的坦率与亲切,真是少见的。看她对于一个初次见面的外国青年已经这样和善,那么对待自己女儿的慈爱也就可想了。瞧着她们一家人的亲热情形,真使我羡慕。 坐得久了,我立起身来告辞,女主人已经握着我的手说过再会了,忽而问我觉得学校的生活怎样,还过得惯否。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