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南极,世界上*遥远、*孤独、*寒冷,而又*神奇、*圣洁的大陆,令所有的人都魂牵梦绕,热爱大自然、喜欢探险的小朋友们又怎能例外!摆在你们面前的这本《南极种棵树的梦想》记录了一个记者在南极工作的所见所闻,将一个真实地南极展现在读者们面前。也许正是作者这种是记者而非专业科学家的身份,使得这本科普读物格外地通俗,作为一本课外读物,确实是孩子们的*好选择。
“用另一种笔触写南极,用另一种眼光看南极,用另一种方式写科普,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寻找人类与环境*佳融合方式。”本书图文并茂地为小读者们介绍了很多关于南极的知识,如南极奇石、南极火山、南极化石、南极湖、南极光……当然还有南极动物:海豹和海狮、企鹅、燕鸥等;对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作者也作了简单的介绍。本书虽为科普读物,但通俗易懂,再加上丰富的图片资料,给读者们的阅读带来更多方便,更大乐趣。片断:在南极吃什么南极是一个不生长任何高等植物的不毛之地,而极地的动物又属于保护之列,任何人不准许任意捕杀。那么各个考察队的人员都吃什么?东西从何而来?回答很简单,各个国家的考察队人员仍然按自己的饮食习惯吃东西,所有的东西都由各国的考察船在送下一班考察队员时站时,同时运来可以补给队上一年的食品和油料,然后考察船在接到上一年留下的越冬队员和本次考察队的度夏队员后,返航。在极地,食品有四种:新鲜蔬果、肉食,速冻食品、自己现场加工的豆制品。东南极考察队在途经澳大利亚的*后一个港口时要再补给一次新鲜蔬果、肉类。西南极考察队不仅途经智利时可以补给,上站后还可以靠弗雷总统站的飞机补给一些新鲜蔬果,甚至还可以带一些智利西瓜,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一般来说度夏队的生活条件要好得多。因为时间短,蔬菜和瓜果都比较多的,所以还不感到困难。在野外考察一天,要带足食品以免万一出问题,还可维持一阵子。山上冰湖很多,饮水不很困难。当然只有吃冷食了。如果是在野外露宿,则一定要带酒精炉。一天之内,吃一碗热方便面、速冻饺子,胃的感觉要好得多。到冬季,这时的交通基本断了,就只有靠冷库里的蔬菜瓜果了。大多数的时间靠吃罐头,*新鲜的蔬菜就是自已发的豆芽了。越冬考察队员生活要艰苦得多,尤其是*后一个阶段,他们几乎没有蔬菜吃了。我们第13次队到普里兹湾时,因为风雪阻隔,队员上不了站,“雪龙号”只好停在冰上等待。站上的第二二次越冬队副队长薛振和上船汇报工作,炊事员给了做了一碗白菜面,老薛吃得很香,说是站上已经没有蔬菜了。临走什么也没带,只要了几棵白菜,就顶风冒雪地赶回去了,说是要让站上的越冬队员早一天吃上蔬菜。有的考察队员把水仙花带到极地,有的国家考察队还在楼房里种牵牛花。看到这些,我总想有一天,我们在站区修个大棚,从国内带些土去,可以种点菜,甚至还可以种一棵树,让我们的考察站也有绿色的生命,那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