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也是一部职场小说,她以第一人称讲述了八零后女孩在加拿大职场的成长历程与情感归属。80后女孩花茉莉从华南农大农业工程系毕业后,出于对只谈恋爱不结婚的中国男孩的失望,联系到了加拿大圭尔夫大学自费攻读5年硕博连读博士学位,并发誓找一位懂得疼惜与浪漫的加拿大男友。博士毕业前夕,由导师引荐,茉莉陪同加拿大的AP Plastic塑料公司去中国开拓市场,担任随行翻译。并因此结识公司市场总监金发碧眼洋帅哥皮特。皮特在中国期间饮食习惯改变引发急性盲肠炎。茉莉得知AP产品不适合国内市场,已初步决定不在中国投资,便留下照顾皮特,把AP在下一站上海的陪同任务委托好友、上海女孩李媛媛。阴差阳错之下,茉莉痛失进入AP公司工作的大好时机,李媛媛反成为AP在中国投资的中方联系人。在加拿大属冷门的农学专业求职及其不易。毕业后,虽然导师推荐了一个加拿大能源部研究所的工作机会,但因面试失利,茉莉没能得到那个位置。为了生计,茉莉先在餐馆端盘子,连遭无聊男人骚扰。后去商业化温室包装流水线上打工,又受不了机械枯燥的简单操作。万念俱灰之下甚至想到嫁给自己并无感觉的师兄。正在这时,皮特告知茉莉同一研究所的另一位科学家在招一名博士后,建议她去试一试。已经有过一次经验的茉莉顺利通过了考试成为能源部绿色能源研究中心拉夫曼博士的博士后。与拉夫曼合作申请这一课题的华人研究员秦天也负责指导茉莉。项目完成之际,茉莉卷入秦天与拉夫曼的“名序之争”和“地盘之争”。让茉莉领略了加拿大式的“公平”和“内耗”。拉夫曼的技术员季雨也是中国人,在协助完成课题之余经常点拨茉莉政府雇员的职场潜规则。言谈之间流露华人在加国职场“高级打工仔”的无奈。这与秦天的强者生存观点大径相庭。茉莉在他们的影响下思考着,成长着。博士后临近结束时恰好能源部开了一批技术员的位置。茉莉“转正”为永久雇员。作为拉夫曼的另一名技术员,茉莉有时不得不跟季雨“争宠”。季雨妻子病逝,茉莉帮助其照顾孩子,两人心里生出别样情愫。不久加拿大大选,保守党成为多数政府,裁员寒流席卷公众服务部门。为保护茉莉,季雨跳槽投奔秦天髦下。独当一面的茉莉不甘心与无所事事的同事“不同工同酬”,提出升级申请,无果,却引来了专横霸道,喜怒无常的戴娜。从此拉开了茉莉与戴娜,以及拉夫曼的博士后阿碧塔之间错综复杂的明争暗斗,拉夫曼渔翁得利不成,反焦头烂额的职场闹剧。善于迎合上司的戴娜深得拉夫曼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