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实行的一种特殊的统治制度。土司制度始于元朝,完善于明朝,清朝大规模改土归流后,土司制度逐渐被废除。但是根据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对土司的调查, 到1935年仍有西康、云南、四川、青海、甘肃五省。有土司土官存在。其中云南土司数目较多,存在时间最长,到上世纪50 年代初土司都仍然存在。土司绝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的边境沿线,即当时的中(甸)维(西)沿边、腾龙沿边、澜沧沿边、思普沿边和河(口)麻(麻栗坡)沿边5 个边境地区。土司制度在云南存在了约七个世纪( 1253~1956年),由于历史年代古籍所限,撰写云南土司世系表拟以地区分布作为基本纲领,再依各地区土司的嫡系继承,依次记录各代各辈。《云南土司世系年表》是研究云南地方史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在中国边疆史的研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