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大的一场战争。在这场以法西斯轴心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为另一方的大战中,双方投入的兵力兵器之多、战场波及范围之广、作战样式之新、造成的损失之大、产生的影响之深远都是前所未有的。尽管大战结束近50年来,物换星移,事过境迁,但它仍以其恢宏的气势、深刻的内涵、丰富的底蕴,磁铁般吸引着中外众多的军事家、历史学家去探究和著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无数军人提供了表现其才能、施展其本领的机会,孕育和缔造了一代杰出将领。在反法西斯战争的阵营中,更有一批各领风骚、战功显赫的伟大将领脱颖而出,他们以自己的丰功伟绩而名垂千史。 《插图本“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共15册,收录了15位著名人物,基本上涵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双方在政治上、军事上起着决定作用的代表人物。其中有深受读者欢迎的国际问题专家、畅销书作者解力夫撰写的二战三巨头、三元凶和其他几位军事历史学者编撰的二战著名将帅等书。
戴高乐(1890—1970)年轻时就读于法国圣西尔军校,1912年毕业。他参加过**次世界大战,多次获得嘉奖。战争结束后,他长期作为法国元帅贝当的幕僚,执行军事使命。他刻苦钻研战略和军事理论,认真总结了一战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对未来战争的理解,科学地预见了未来战争的形式。戴高乐先后出版了《剑刃》(1932年)、《建立职业军》(1934年)等书,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的作战思想。他认为未来的战争必将是大规模的机械化作战,为此,法国必须尽快组建机械化部队,在运动中达到防御的目的。 夏尔-戴高乐在法国长期卓越的军事和政治中一直兼任将军和总理职务。今天,他又有了新官衔,但这不是礼仪式的头衔。做为第五共和国的总统,戴高乐拥有的权力比拿破仑三世皇帝以来任何一位法国领导人权力都大。在巴黎爱丽舍宫的就职仪式上,戴高乐表示他将利用这个权力把他的意志“强加于”政府。戴高乐在上个月的竞选中获得了超过78%的选票。 即将离任的第四共和国总统勒内- 科蒂为他主持了就职仪式。科蒂说道:“他过去是法国人中的头号人物,现在是法国的头号人物。” 阿尔及利亚危机使戴高乐再度出山。但是,他在就职演说中回避了阿尔及利亚的前途问题。这位新总统说,1830年以来阿尔及利亚一直是法国殖民地,因此它在新的法兰西共同体内有“选择余地”并将能够和法国“紧密联合”发展自己的国家。戴高乐没有解释这将是什么样的联合。这种联合可以是阿尔及利亚作为法国一个部门继续与法国属于“一体”,也可以是阿尔及利亚将有更多的自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