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作为线性的文化遗产,串联了沿线的地名群体。京杭运河各段有不同的名称,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明代运河北自大通桥,南迄杭州,全长3000余里,分别由大通河、白漕、卫漕、闸漕、河漕、湖漕、江漕、浙漕联组而成,这些不同的称谓皆“因地为号,流俗所通称也”。其中,京杭运河江北段,即长江以北的京杭运河段,北起北京,南至扬州,地跨淮河、黄河、海河三大水系,是历史上河工治理用力最多的地段,相比而言,长江以南的江南段运河以及浙东运河,因水网纵横,漕运条件优越,治理难度远小于长江以北,人为的河工建设工程相对较少。因此,为了突出河工建设与地名的关系,本书选择江北段运河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