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临床老年病学

作者主编:林建
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01-01

特色:

片断:脾:《灵枢·天年》载:“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养老奉亲书》载:“老年脾胃虚薄,不能消纳”。脾胃为仓廪之官、主运化、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与胃相表里。老年人脾胃痿瘁,则常有腹胀纳差,肌肉瘦削痿软,四肢倦怠无力,皮肤起皱,便秘或便溏,食饮无味,口唇淡白不泽等表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对老年人来说,保持脾胃的正常健运尤为重要。肺:《灵枢·天年》载:“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肺为相傅之官、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大肠相表里。老年人肺脏痿瘁,常有少气不足以息,言语低弱多误,皮毛憔悴枯槁,易患感冒,水肿,小便不利,大便困难等症,嗅觉不灵等表现。肾:《灵枢·天年》说:“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素问·上古天真论》载:“肾脏衰,形体皆极”。肾为作强之官、藏精、主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与膀肮相表里。老年人肾脏痿瘁,常有体力、智力下降,性机能减退,生殖能力渐失,气短,牙齿松动或脱落,身体变矮,脊柱弯曲,骨骼变脆易于骨折,毛发变白而脱落,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甚则耳聋失聪,排尿无力,夜尿频多等表现。肾为先天之本,性命之根,元阴、元阳之室,肾脏虚衰,肾气亏虚,则肝、心、脾、肺四脏及全身经脉皆因此而空虚。《灵枢·天年》所指的“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岁,只是说明脏腑功能随着增龄而渐减退,不能机械地按此年龄来推断某脏的功能,还应指出,衰老个体差异很大,进展也各不相同,在同一人身上,其各脏腑之间,内脏与体窍之间衰老进展的程度也不一致。老年人脏腑组织器官出现衰老现象,是生命过程的自然规律,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种体质现象来认识,它主要与年龄、先天票赋、地理环境、饮食营养、精神状态等有关。若衰老提前出现或衰老程度较甚,则属病理现象,应尽量避免发生。第三节老年人物质代谢特征目前为止已提出的衰老原因的学说或假设很多,但其内容都离不开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因此,探讨老年人物质代谢的特征,可为延缓衰老提供生物化学方面的具体措施。下面择重要的物质代谢加以简述。一、核酸核酸是生物体的重要组分,其主要生物功能是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核酸分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RNA主要包括信使核糖核酸(mRNA)、转移核糖核酸(tRNA)和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三类。老年期大多数组织细胞中核酸合成代谢老化,RNA合成随着增龄而下降。细胞的分裂繁殖依赖于DNA的生物合成,而DNA的生物合成又依赖于DNA的复制。DNA复制机能如果障碍即会妨碍细胞的分裂和生命延续。人一生中,受环境中有害因素的侵袭,诸如各种射线的辐射及自由基的作用等,这些有害因素可致DNA损伤,从而造成DNA在复制过程中出现差错。但DNA分子上的差错一般能得到校正和修复。据报道:正常细胞每分钟能够修复300个DNA单链上的缺损。对损伤的DNA修复的能力,人和动物都随增龄而下降。长寿动物比短寿动物的修复能力强,健康人比早衰的人修复能力强。由于DNA损伤修复能力的下降,损伤的DNA不能及时修复,细胞内DNA损伤的积累,会不同程度地导致生理功能和信息精确性的改变以及老化过程的发生。二、蛋白质生物在各个不同的生命期所开放的基因或某些基因的表达机率不完全一样,因此,某些组织在老年期蛋白质的合成出现量或质的变化。由于老年期mRNA减少,总的蛋白质合成量显著较低,有些组织还合成一些为年青时所没有的蛋白质,如眼球晶状体中的蛋白质主要是晶体蛋白,可分为α、β、γ三类及其他几种亚属。晶状体中的y-晶体蛋白是晶状体老化过程中方开始合成的。晶体蛋白随着组织的老化,相互聚合形成的高分子量蛋白质也逐渐增多,并由水溶性变为水不溶性。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