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芮勇勤等编著
出版社: 东北大学出版社
CIP号:2015269168
书号:978-7-5517-1139-5
出版地:沈阳
出版时间:2015.11
定价:¥40.0
针对北天山褶皱系准噶尔弧形构造带西翼,南邻玛依勒—扎依尔褶皱带巴尔鲁克—谢米斯台褶皱带聚煤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区域性含煤组在活动性断裂长期作用影响,地层发生扭曲和小错断活动环境,煤矿生产出现运输大巷底鼓、运输回风巷道底顶边帮隆鼓严重破坏,底鼓造成巷道报废和影响矿山后续安全开拓开采情况,以及沿用已有的底鼓控制理论和技术难以解决巷道底鼓问题。巷道开挖岩层抗水平应力的截面减少,煤层沿水平层理面向巷道挤入,致使巷道帮顶受水平应力作用而破坏。采用锚、梁、网+锚索联合支护,以加强浅部顶板的建梁与加固作用,保证锚杆和锚索的锚固力在顶板岩层内的连续传播和有效锚固;为了防止复合顶板离层、破碎而造成顶板冒落,应尽可能提高锚杆和锚索支护的组合性,同时提高背护作用,以提高锚杆和锚索的外锚强度,加强顶板支护的整体性;根据锚杆、锚索的变形能力匹配需要,合理确定锚杆和锚索的预紧力;对于顶板砂岩水,采取超前打钻孔探放,或者调整锚、梁、网支护参数,或者采用架棚等有效方式支护,并对矿压显现进行观测,根据观测结果调整优化支护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