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的多重视野

作者王晓初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3-01

特色:

本书是围绕着三个主题展开的。**个主题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宏观透视,包括**个单元的3篇文章,其核心是现代性与现代文学之关系。如果将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立的标志,那么中国现代文学才刚刚走过半个多世纪,但是在这短短的50余年里却经历了太多的历史震荡与风云。本书第二个主题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透视,通俗地讲,就是文学史研究,包括第二个单元的8篇文章。文学史有多种写法,实际上根源于作者不同的文学史观与不同的史学建构。过去能行的是一个时期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再加作家作品(又按大小分章节)的模式。姑且不论这种分期是否合理,仅仅就这种体例来看,将作家作品与思潮流派等机械地分割开来,就未能真实反映现代文学的实际进程与历史面貌。实际上文学思潮与流派是通过具体的作家的思想与艺术追求和作品的艺术个性与风格来体现的,而作家作品也只有纳入到文学思潮流派等文学史框架中才能更深刻地显示其文学史意义与地位。本书第三个主题是鲁迅透视,也就是鲁迅研究,包括第三个单元的6篇文章。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之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思想史和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狂人日记》不仅仅是鲁迅小说的总纲,也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确立的标志,同时《狂人日记》所达到的思想与艺术的高度也是空前的。在某种意义上,对它的正确理解正是进入中国现代文学这一学科门槛的有效途径。*后一个单元的2篇文章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前(潜)视域”研究。虽然它没有直接切入中国现代文学场域。实际上这种并未进入现代文学研究的“前(潜)视域”却常常决定着人现代文学研究学术含量的宽广度、厚重度和学术穿透力的力度与强度,因而我也想尝试性地建构自己现代文学研究的“前(潜)视域”。这两篇文章正是这种努力的一个部分。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