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抗衰老指南

作者马永兴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5-01

特色:

**节 重视“中风呆” 中风后可有10%~20%并发血管性痴呆,有一篇报告提到缺血性中风存活并发血管性痴呆者可达26.3%。血管性痴呆约占痴呆总数的1/3,男性血管性痴呆发病率高于女性。及早有效诊治脑血管意外包括脑缺血、脑梗死及脑出血,有可能使中风并发血管性痴呆百分率下降。我们在重视脑血管病诊治的同时,不应忽略在中风患者中防治血管性痴呆的重要性。换言之,不能把注意力仅集中在防治中风上,而应同时给予防治认知功能恶化的措施,也就是说在治疗中风同时应防治血管性痴呆。这样,就有可能减少中风患者并发痴呆的概率。当然,*好能对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及糖尿病等患者给予有效防治,以尽量减少中风的患病率,这是防治“中风呆”更为重要而有效的策略,而做好老年保健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及戒烟戒酒在防治中风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希望中老年朋友们给予特别关注。 第二节 辨清“中风呆” 血管性痴呆包括所有与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即包括缺血性、出血性中风以及急、慢性脑缺血引起的痴呆。血管性因素主要指脑内血管本身的病变,但也包括微循环及血流状态(如高黏及血栓前状态)的因素。因血管病变及血流问题治疗有很多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进行防治,预后相对较好。但是,有几种情况还需要在这里谈一谈,以免混淆。 1.对“中风呆”应提高警惕 患脑血栓、脑梗死或轻度脑出血后,如神志清醒记忆功能减退,应严密观察病情发展。如中风好转,而记忆及其他认知功能恶化,特别是当病初神志改变明显好转之后,又出现记忆功能及其他认知功能恶化,应警惕血管性痴呆的可能性。但必须注意,中风患者可有抑郁表现以及因此而诱发的认知功能减退,当给予抗抑郁药物后,记忆及认知情况可迅速明显好转。以上两方面应注意分清。 2.轻度血管性痴呆与增龄相关记忆障碍的区别 不少老年朋友在中风前已有明显或较严重的记忆减退,但并没有达到前面第六章谈到的轻度认知障碍的程度,更没有达到前面讲到的老年性痴呆程度,而仅是一般的记忆障碍,也就是我们第五章谈到的增龄相关记忆障碍(AAMl)。假如患脑血栓后,记忆障碍的程度并没有加重,特别是当患病前曾经做过记忆商测定,如果患病后的记忆商和患病前的记忆商相比没有明显减退,而且通过一段观察也没有发展恶化,那么很可能并没有因中风而患上另一种病,即血管性痴呆,记忆力减退可能是老化问题,尽管需要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