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

作者李凤生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01

特色:
本书从韩信流浪淮阴写起,历经他从军项梁、弃楚从汉、狩猪诸侯、天下一统,至被斩长乐宫钟室结束。全书以韩信的一生为线索,展现了这位开国大将的大智、大勇、大义、大功,亦大悲的曲折经历,为历史留下了千年一叹。  秦末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搅动起天下群雄埋葬秦王朝的战火烽烟,楚汉对决的金戈铁马中,平民韩信以其绝世的智慧与勇武,终成为决定刘项存亡的关键人物,说客的“三分天下”说,在韩信耳旁鼓噪着……  本书在雄阔的时空背景上,把“乱世出英雄”的老话演绎得淋漓酣畅。乌云赤血风舒云卷中,韩信、项羽、刘邦、张良、萧何、范增、张耳、陈馀……一个楚汉英雄的青铜雕像群,昂立在星光璀璨的历史夜空下,熠熠生辉。  书中激荡着智谋、勇气、诡诈、心机,以及忠诚的肝胆与超迈的人格,而韩信的反与不反,更成为读者掩卷后的必然思索……

初夏的淮阴,满城飘飞着洁白的柳絮。城外万物生机勃勃,城里人们忙忙碌碌。 韩信和妻子月娥开的酒店,生意十分红火。韩信虽然不会做生意,但月娥却是个能手。她卖酒待人热情,让利顾客,童叟无欺,很快赢得城里人的信赖。韩信帮下手,干重活,跑腿运输,一点也闲不着。两个人想再干一两年,把欠债还清,接两位老人到城里来住,尽一尽孝心。 哪里想到,这天,发生一件震撼淮阴城的大事,这件事改变了韩信一生的命运。 快到中午的时候,人们突然惊恐起来,像有狼追来一样从四门往城里跑,进城后又向小巷深处跑去。慌张的人们说不出话来,只顾逃窜,淮阴城顿时陷人紧张和恐怖之中。 淮阴人还没弄清怎么回事,铜锣就满街地响起来。从南街到北街,从东巷到西巷,像炒豆一样响,人们从来没听过这样的锣声。疾风暴雨似的锣声,又给人们增添几分恐怖感。接着,县吏失声嗥叫:有贼人造反,来攻打淮阴城,青年男女,快快到城头守城。 一时间,淮阴城大乱。 韩信早就听喝酒的人议论:老百姓受不了秦王朝的恶政,起兵造反了。这消息越传越多:说天下已经大乱,豪杰各起一方,攻县城,杀郡守,非常厉害。韩信没有想到,义军这样快就到了淮阴城。 韩信看城中乱作一团,急忙收拾店铺,关闭门窗,把月娥和孩子在家中安顿好,自己跑到街上想看个究竟。 韩信刚出门,义军就杀进来了。韩信没敢向前走,躲在暗处观看。 义军像潮水一样涌进淮阴城。一位青年将领英勇无畏,冲在前面。只见他头戴金盔,身披银甲,骑一匹杂毛快马,手持长戟来到县衙前。县令刚跑出不远,便被那将领挥戟挑在半空。县令四肢在空中乱抓,鬼一样地嗥叫,转眼间,就像一件过了水的布衫被摔在地上,然后又被拥过来的义军踩在脚下。县丞也想逃跑,被另一位手持长枪的将领戳死。县吏来不及逃走的都被乱军砍死。 淮阴城烽烟四起,血溅朱门,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韩信正看得出神,月娥来到身边,拉着他跑回店铺,躲避起来。 韩信很敬佩那个金盔银甲的将领,竟能把县令挑在半空,真是英雄。这些县大人平时只会欺压百姓,在义军面前还不如破衣服值钱。 月娥拉着韩信的手始终没敢放开,在店铺里躲了半天一宿。 第二天,太阳升起来以后,韩信悄悄地从门缝向外看:街上到处是大兵,也有老百姓。他们相安无事,并无仇意。韩信这才知道,义军并不伤害老百姓,于是不听月娥的劝说,来到街上。 韩信出店铺走不多远就是县衙,但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