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司马光 |
| 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06-07-01 |
特色:
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做了大量的修订工作,版本内容齐全,装桢典雅高贵,礼盒套装更彰显主人非凡气质。 《资治通鉴》是**部官修的编年体通史, 将自公元前四百零三年至公元九百五十九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中国历史条理分明的呈现世人眼前。由十一世纪北宋王朝保守党代表司马光负责主持编书,书中内容以历代君臣事迹、各朝代的兴衰为主,以期给帝王鉴戒。梁启超称它为"帝王教科书"。拋开司马光的政治立场不看,《资治通鉴》的价值颇高,长达一千多年的中国历史缩影就在眼前,这样的史书却因为文言文之故,让现代人望之却步,宛如读天书。 从1983年到1993年间,柏杨以卓越史识、独特史观完成《资治通鉴》的翻译工作。十年《资治通鉴》的译写期间,几乎成了柏杨的另一场新的牢狱生涯。特于书房前悬挂“297”狱囚编号以志坎坷的写作生涯,书房成了囚房。每天晚上连做梦都梦见《资治通鉴》,常在百思不得其解的困境中突然惊醒。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的特点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的卖点不仅止于史料而已,作家柏杨也在卖点之内。柏杨著作等身,曾经坐过文字狱,写过小说、杂文,《中国人史纲》曾在1985年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大的十部书之一,《猛撞酱缸集》、《丑陋的中国人》称中国文化为发臭的酱缸文化,引起不小的震撼。文字风格辛辣,重批判。喜欢柏杨的读者,就会喜欢《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在原著当中,原作者司马光附加"臣光曰"来阐述他的心得,而柏杨在翻译版则多加了"柏杨曰"纪录他的读史心得。以上已经提过柏杨的背景,故可猜想得到柏杨会以什么样的笔调来评论历史或评论司马光的"臣光曰",这是附加的阅读乐趣。除了战争和灾难,人物的事迹描写颇精采。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要看什么样的人物类型没有?要看混蛋,有;要看忠臣,有;要看无赖,有;要看混世魔王,有;要看禽兽,有;要看烈士,有;要看荡妇,有……喜欢看八卦的当然也有,好比谁才是始皇帝赢政的老子?是赢异人还是吕不韦?《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是07年献给有野心或是菁英份子的一份礼物,要知道中国人心理在想什么,思考模式是什么,中国政治运作、权力的更替,这里都可以找到;若只是想打发时间,不想花太多脑筋,尽管把它当成纪录了中国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故事书读,精采无冷场。 中国人权力游戏的圣经,台湾*具影响力的书,台湾出版界十二大新闻,一项中国文化传袭的宝藏,一部中国人中古时代的编年史。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鉴兴替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