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百问百答

作者暂无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7-01

特色:

“茶”的出现大都认为是在中唐,约公元8世纪,以前指称茶的是“荼”字。荼,一字多义,又一字多音。《辞海》“荼”字条,注明了三个读音:一读tu(音途),二读cha(音茶),三读shn(音书)。“荼”在指称茶时,读音也是“茶”,因为“荼”是茶的古体字。《辞海》又在“苦荼”条下注释:苦荼的“荼”读cha(茶),苦荼就是茶。古人在近5000年前就已经发现并利用了茶,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却没有“茶”这个字,到汉魏时期,民间口头上已经把茶这种植物或饮料称呼为“cha”(茶),可在文字上却是还假借“荼”这个字。至于cha(茶)的读音,三国时(220年)已有记载;至6世纪初梁代有将荼(tu)读为茶(cha)。但是在《邛州先茶记》中却说:“颜师古虽已转为茶音,而未敢辄易字义”。这说明6世纪时虽有茶的发音而还没有把茶(tu)改为茶字。 茶字在8世纪初出现后,仍然没有完全代替荼(tu)字。顾炎武在《唐韵正》中说“观览唐碑题铭,见大历十四年(779年),刻荼(tu)药字”,贞元十四年(798年)刻荼(tu)宴字,皆作荼(tu),其时字体尚未变。 “茶”字出处何在?“茶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说:“(茶)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成书于公元75年的《开元文字音义》三十卷,唐玄宗为此书作序,说这是一部与《说文》、《字林》相类似的字书。由此可知,把“荼”字略去一笔,定为现在的“茶”字,是唐玄宗以御撰的形式所定下来的。南宋魏了翁在《邛州先茶记》中说:“茶之始,其字为荼……惟自陆羽《茶经》、卢仝《茶歌》、赵赞《茶禁》以后,则遂易茶为茶”。清代训诂学家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也认为:“今茶字古作荼……至唐朝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