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修《四库全书》而征书,即寄寓禁书之祸心。禁毁书达3000余种,几于《四库全书》所收书相当,文化典籍遭遇巨大摧残,后果极为严重。禁书的主要目的,是掩盖明代建州女真与明朝的关系和明清之际抗清的历史,打击民族意识、反清思想。此皆清帝狭隘之民族观念所致。本书力求对四库禁书这一封建文化专制措施,做一个客观、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价。四库禁书期间,乾隆时时处于矛盾之中,既想彻底铲除抵触清朝的文字著述及思想潮流,又深恐触及“忠君”之道德底线;既要惩治所谓的“悖逆”案件,却担心搞得人人自危,有玷“盛世”之声誉。所以从国家的全局看,征书、编书、审校、禁书,无不与乾隆帝力图树立统一的价值观、实现对臣民“教化”,确立符合清朝统治者利益的封建意识形态体系的终极目标相关。但在今天看来,乾隆的禁书举措影响恶劣,无疑是一场文化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