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化解读-费人猜详的斯芬克斯这谜

作者张冰/国别:中国大陆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7-01

特色:

唯美的圣彼得堡研究和进修俄罗斯文化的*佳地点,是圣彼得堡,因为它本身就是俄国文化中的一个神话、一个传说。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文化之都,是“北方的巴尔米拉”(叙利亚古城市名)。圣彼得堡于1703年开始兴建,迄今已300余年。其实,圣彼得堡所在的涅瓦河口和芬兰湾是沼泽地,乃薄雾浓云永昼之处,实际上*不适合人居住。300多年前的彼得大帝,顶着宫内宫外反对的声浪,硬是在一片沼泽地上建起一座“彼得之城”,使之成为“俄罗斯人了望欧洲的窗口”。但彼得堡所在之处的自然条件真的不适合人类居住。涅瓦河原意即为泥泞的河。事实证明,在彼得堡建城以来的300多年中,涅瓦河泛滥成灾大小有三百多次,有许多次还是灾难性的。众所周知,俄国现代化已经历了长达300年的漫长历程。彼得大帝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俄国走向现代化即西方化的开端。彼得大帝改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他把一个在中世纪田园诗般的原野上悠哉游哉的民族,用皮鞭和棍棒强行纳入西方式现代化的轨道之上。他不仅强行在芬兰湾沼泽之地建立了“彼得之城”,从而开辟了通向西欧的窗口,而且雄心勃勃地把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变为拥有出海口的海洋文明国家。但彼得大帝的改革又充满历史的悖论,而且它不是没有代价的:其一,在向西方学习时,彼得大帝所注重的仅仅是技术文明,而相对忽略了制度文明,从而为以后的发展播下了不和的种子。其二,也正是从彼得大帝开始,俄国东正教会失去了独立地位,成为政权的附庸和奴婢,从而使教会越来越脱离普通民众和知识分子,也为以后的教会分裂种下了祸根。其三,正是从彼得大帝开始,俄国文化陷入东方化还是西方化的两难困境中难以自拔。从此以后,俄国文化犹如钟摆一般,在西方和东方之间摇摆不定。东方化还是西方化从此成为缠绕着俄国文化的一个“斯芬克斯之谜”。俄国文化深刻的两重性起源盖在于此。这一两重性不仅影响着俄国文化发展的道路,甚至在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上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但体现了彼得大帝宏伟气魄和胆略的圣彼得堡,毕竟是一座美丽异常的城市。凡是有幸到过这座城市的人,都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美声:它的美,胜过欧洲所有的都会城市!圣彼得堡美就美在它是欧洲建筑艺术的博物馆。这里汇聚了“欧洲所有城市的精妙于一身”(伏尔泰语)。从巴洛克风格到古典主义,从折中主义到现代主义各种建筑风格,通过对俄罗斯土地的爱而统一为一体,凝结成为“凝固而沉默的音乐”。圣彼得堡的美不是个别建筑物的美,而呈现为一种统一的建筑群组合之美。整座城市宛如一曲恢弘壮丽的交响乐,令走入其中的人流连忘返,难以忘怀。俄裔美籍诗人、198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桂冠诗人布罗茨基曾不无偏爱地说:圣彼得堡是“地球上*美丽的城市”。圣彼得堡之美完全出于彼得大帝的精美构思。彼得大帝喜欢水,也喜欢欧洲美丽的威尼斯。所以,圣彼得堡便体现了彼得大帝的威尼斯情结。圣彼得堡是一座由水和桥组成的城市,全城面积里有1/10被水所占,共有86条大小河流和运河、42个岛屿。圣彼得堡及其市郊共有大小桥梁500多座。涅瓦河上的开桥是圣彼得堡的一景。圣彼得堡还是俄罗斯的文化之都、文学之都。俄国文化史上几乎所有名人、大师,都和圣彼得堡有着密切的渊源。整座城市不妨说就是一座无与伦比的文化博物馆和文化纪念碑。在圣彼得堡,不管你走到哪里,都会和俄国历史和文化不期然而然地相遇、碰撞。普希金、莱蒙托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萨尔蒂科夫一谢德林、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不可磨灭的足迹。在这里,每一条小巷,每一处地方,都有足以令你流连忘返的理由。如果你想发思古之幽情,这里就是个*好的地方。它可以让你的思想飞到俄国历史上任何一个角落!P14-15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