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哈密有“天山**城”之誉,也是进入新疆的**大站。 哈密古称“昆莫”,汉代时称“伊吾卢”。位于天山脚下,被天山分为南北两部分,山南为哈密绿洲,山北是巴里坤草原和伊吾河谷。北面与蒙古围接壤。 哈密的自然景观融大漠、绿洲、雪山、松林和草原等南北疆风光于一地,人称“小新疆”。除魔鬼城等塞外奇观外,哈密地处丝绸之路的新北道,有众多名胜古迹遗存,比如回王陵、盖斯墓、天山庙以及古城、古墓、古岩画、三道岭古石器等。 哈密地区到目前为止还保留着各时代的烽燧共51座。是新疆保存烽燧*多和*好的地区。 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它往外与长城并存,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但也有独立存在发挥预警防御的作用,新疆境内的烽火台就是*好的例证。新疆的烽燧遍布天山南北,它们与丝绸之路中道与北道走向一致,起到了护卫丝路畅通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鸣沙山共有四座,哈密的鸣沙山是其中之一,横卧于东部天山的南山与北山问的草原上,塔水河和柳条河绕沙山两侧蜿蜒流过。当游人静卧沙上,风动沙移,沙鸣声如泣如诉,如萧如笛,凄婉低回。 站在瑟瑟寒风中,站立在鸣沙山脚,听着风声、沙声和呐喊声,回想着那些挑着货郎担的杨柳青人,那些远逝的生命仿佛鲜活了起来。 哈密历史悠久,由“雄镇天山”的老城和新城组成。是丝绸之路中道,也就是“腰”的位置。 汉文化在这里留下了重要的痕迹。我们都知道李白出生于一个叫碎叶的地方。这个神秘的地方备受争议。终于有学者在清代的《哈密志》中找到了碎叶的具体位置,就在哈密市三堡一带。现在看来,李白有可能出生在哈密。 据说,在哈密回王时代,哈密回王每隔几年都要到京城去朝见清朝皇帝,在回王的朝拜贡品中有皇帝*喜欢吃的哈密瓜。京城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东海的螃蟹西海的虾,比不上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 哈密回王府将汉文化风格——雕梁画栋与圆顶拱伯孜、月牙等伊斯兰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是新疆目前建筑艺术*独特的宫廷恢复性建筑。它就像一个华美的魔匣,走近它,就能闻到它古老的气息。那传说中的回王,也在历史的尘烟中闪现出来。 哈密王权始于公元1697年,终止于1930年,历经九世。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历代哈密回王都为促进新疆和中原经济、文化交流及维护祖国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