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昆虫学

作者魏重生等编/国别: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8-01

特色:

第三节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世代和年生活史昆虫完成由卵到成虫性成熟并开始繁殖后代时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世代。一种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或更确切说,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发育经过,称为年生活史(或简称生活史)。研究害虫生活史,是掌握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预测预报和制定防治策略必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各种昆虫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时间不同,在一年内完成的世代数也不同。有的昆虫一年只发生1代。如大地老虎,称为一化性昆虫,这是由于种的遗传特性所决定的;有的昆虫一年能发生2代或更多代,如烟草夜蛾随地区不同一年可发生2~6个世代不等,称为多化性昆虫;有些昆虫的生活史,需要2年或多年,如金龟子、金针虫、华北蝼蛄等。同种昆虫每年发生代数的多少随分布地的有效发育总积温或海拔高度不同而异,通常是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增加,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减少。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时间的长短和一年内发生世代的多少,虽因昆虫的种类而异,但也往往和环境因子,主要是气候因子,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可以从很多昆虫在不同分布地区内所发生世代数看出来。如烟草潜叶蛾,陕西每年发生3—4代,贵州福泉为5代,湖南、四川则可达6—7代。昆虫是以卵作为一个世代发育的起点虫态,即从卵发育到成虫所经历的虫期为同一世代的不同虫态。昆虫的代数计算,一般按当年各代卵出现开始,依次为**代、第二代……。前一年留下的越冬卵于春季孵化的习惯上也当作当年**代,而前一代留下的越冬幼虫、蛹或成虫,则不能称作为当年**代,而是前一年的*后一代,这一代特称为越冬代。另有一些在本地不能越冬的迁飞性害虫,如粘虫(LcuConiascParata、)小地老虎等,其初次迁入的成虫,可称为迁人代成虫,或称为!代虫源。凡一年发生多代的昆虫,往往因发生期参差不齐,成虫羽化期和产卵期时间长,而出现**代和后几代混合发生的现象,造成上下世代间界限不清,称为世代重叠。在一般情况下,一年中发生的代数越多,世代重叠现象越严重,此外,由于昆虫生长发育不整齐,到*后世代常发生局部世代。如烟草夜蛾,在安徽常以第4代幼虫越冬,但也有些继续发育转化为下一世代,这一世代称为局部世代。上述两种情况,常造成防治上的困难。第四节昆虫的休眠和滞育昆虫同别的节肢动物一样,在一年的发生过程中,如隆冬或盛夏季节,往往有一段或长或短的生长发育停滞的时期,即通常所谓的越冬或者说越夏。越冬或越夏,笼统地说,只是安全渡过不利的环境条件的一种表面现象。但就产生或消除这种现象的条件,以及昆虫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来讲,我们可以把这种生长发育的停滞现象划分为两种不同的性质,即休眠和滞育。一、休眠昆虫的休眠,常常是不良的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例如温带或寒温带地区秋冬季节的气温下降,或热带地区的高温干旱季节,都会引起一些昆虫的休眠。具有休眠特性的昆虫,有的发生在一定的虫期,如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都是以卵期进行休眠的;有的可发生在不同的虫期,如小地老虎,在江淮流域以南,成虫、幼虫和蛹均可休眠越冬。但当不良环境一旦消除而所需条件得到满足时,就会终止休眠而恢复生长发育。这类昆虫在冬季人工控温条件下或南方温暖的冬季可以终年繁殖世代。由于昆虫不同虫态及虫龄的生理特性不同,它们的抗逆能力当然也不同,所以在渡过不良环境条件时的死亡率就不同,这就会影响以后的发生基数。二、滞育滞育也可以说是环境条件引起的,但常常不是不利的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在自然情况下,当不利的环境条件还远未到来之前,就进入滞育了,而且一旦进入滞育,即使给以*适宜的条件,也不会马上恢复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刺激因子(如低温等)再回到合适的条件下,才能重新继续生长发育。所以它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滞育可分为兼性滞育和专性滞育两种类型。滞育出现无固定世代的称为兼性滞育,都为一年多代的昆虫,可随地理条件或爭节性气候、食物因素而变动。如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在北纬40度以北地区,一年发生3代;北纬40度以南到长江以北,一年发生4代;长江以南地区一年5~6代,但都以*后一代蛹滞育越冬。发生局部世代的也属此类。凡滞育出现在固定世代和虫期的,称为专性滞育,都为一年!代的昆虫,不论外界环境条件如何,在个体发育中,常按时进入滞育,如大地老虎,南北各地均发生1代,都以老熟幼虫滞育。导致昆虫的滞育和滞育期的长短,除遗传性外,季节性的光周期(昼夜光照、黑暗时数的节律)的变化是引起滞育的主要因素。能引起昆虫种群中50%的个体进入滞育的光周,称临界光周期。不同种类的昆虫,或同种昆虫的不同地理群,临界光周期是不同的。既然每种昆虫各有它固定的滞育虫态,这就说明感受光照刺激也是有固定虫态的。试验证明,这一虫态(龄)。往往就是滞育虫态的前一虫态(龄),生态学上称它为临界光照虫态(龄)。例如,以蛹滞育的棉铃虫。其临界光照虫态为**一五龄幼虫;以卵滞育的家蚕,其临界光照虫态为上一代的成虫。一般冬季滞育的昆虫,均以短日照作为引起滞育的信息,通常光周期长于12.16小时,即可继续发育而不滞育,这样的昆虫属于短日照滞育型(即长日照发育型)。与其相反,一些在夏季进入滞育的昆虫,则以长日照作为滞育的信息,通常光周期小于12小时,可以继续发育而不进入滞育,这类昆虫属于长日照滞育型(即短日照发育型)。除了光周期外,温度和食料也是导致昆虫滞育的重要环境因素。在自然条件下,光周期变化与温度的变化总是相关联的。试验证明,对短日照滞育昆虫,适当的高温能抑制滞育的发生。昆虫的食料也影响滞育的进程和比例。解除滞育的因子主要是低温(0℃以上低温)。其次,少数昆虫的滞育解除则需要光周期的刺激。昆虫在休眠和滞育期间,生命的维持完全依赖于休眠前体内储蓄的营养物质,在生理上的表现,呼吸代谢的速度急剧下降,耗氧量大大减少,体内脂肪贮藏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多;体内含水量特别是游离水显著减少。因此,昆虫进入休眠与滞育状态时,抗逆性就显著增强,对寒冷、干旱、药剂等的抵抗力都增高。在冬季休眠与滞育的害虫,都有一定的越冬虫态和场所,例如。斑须蝽在屋角墙缝、树皮缝隙等隐蔽场所越冬;烟蛀茎蛾以幼虫或蛹在烟草植株内越冬;烟蚜则以卵在桃树上越冬。了解昆虫休眠与滞育的特性以及害虫的越冬虫态和场所,可以预测害虫的发生和为害时期,对于开展越冬防治等都有着直接指导意义。……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