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案审断的智慧

作者徐德清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2-01

特色:

本书选录了古代近百个不同类型的案例,加以综合归类,分为"取证篇"、"验证篇"、"细察篇"、"审讯篇"、"断案篇"、"疑案篇"、"侦察篇"、"擒获篇"部分。每一类型的案件,既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又有鞭辟入里的分析,同时还能结合当代的同类型案件,比较古今破案方法的异同。 钱币是谁的?——假借他物 古代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卖油的和一个卖菜的吵吵闹闹来到衙门。卖菜的手里拿着一个银币对县官说:“刚才我要去买布,这个卖油的看到我手里拿着银币就要来抢。我没有让他抢去,他却说这个银币是他的。大老爷啊,这个银币是我今早从家里带出来的。我拿着它想兑换成零钱,找了几个人都兑不开。*后我把这个银币交给这个卖菜的,请他兑换,他收下银币不还给我了。”“事情果真如你们所说吗?”县官问。两人都对天发誓说:自己讲的是实话。“你们有什么证据吗?比如人证、物证。”他们两人都摇了摇头。“那好,我给你们找出证据来!”两人一听噔大了眼睛,心里一阵疑惑,他能找出人证、物证?只见县官令人端来一盆清水,对卖菜的说:“把银币扔在水里!”两人都不明白县官的意思,只得照办。银币在水里泡了一会,县官看了看水,哈哈一笑,说:“这个银币是卖菜人的。”“怎么会是卖菜人的?”卖油的大叫。“你还狡辩!”县官对卖油的说,“你手上尽是油脂,你拿过的银币一定回沾上油。而这个银币泡在水里,水面上却一点油花也没有,怎么会是你的?”卖油的看了看自己油腻腻的手,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位县官取证的方法真简单,一盆水就解决问题。因为银币上是否有油迹,肉眼很难看到,而水具有将油漂起来的属性,借助于水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证据。这种借助于他物来取证的智慧,确实令人钦佩。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取证所借之“物”更为先进,诸如显微镜、放大镜、照相机等仪器,能够帮助我们取得毛发、血液、笔迹、脚印、手印、气味等证据。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