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通史第三卷:十七十八世纪美学

作者范明生
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12-01

特色:
西方美学史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美学是时间跨度*长,现有研究成果相对来说*为薄弱的一个阶段。鲍姆加登《美学》中称美学是感受性认拓的学拉,自由艺术的理论,代级层次的认识论,美的思维方式和寓象方式的艺术品,按照这个标准,除了寓象方式可指中世纪从解经学到诗学的象征主义传统,自由世术理论中呼应了文艺复兴风靡一时的艺术哲学外,从奥运会古奥丁至赴六世纪末叶的一千二百年内,基本上没有美学可言。

所谓“启蒙”,其基本特征,正像康德在著名论文《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中所界说的那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敢于认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①事实上,启蒙运动就是十七、十八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及其先驱们和人民大众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是继文艺复兴之后近代人类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贯穿在整个启蒙运动中的是理性精神。这里所讲的理性精神,有双重含义:一是哲学认识论与感性认识相对应的那种理性认识。意指人类在认识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的认识,它是人类凭借抽象思维把握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以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为特征,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为对象和内容。二是恩格斯所讲的那种作为衡量一切的惟一尺度的“思维着的悟性”①。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来自何方。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当然这个“理性王国”从根本上来讲,不过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但是,它在当时确实起到了无可估量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作用。当然,这双重意义上的理性,具体到英、法、德和意大利的启蒙思想家身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在美学思想上更是曲折复杂。启蒙一理性精神影响到整个十七、十八世纪的美学思想发展,是这个时代美学思想的主流和精华。但这并不等于说,这一时期每个美学家都是启蒙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即便是*杰出的思想家,也不一定在有关的美学理论中都贯彻了启蒙一理性精神。……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