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美)威廉·詹姆斯/国别: |
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6-07-01 |
特色:
“思想”和“事物”这两个名称代表两类东西。这两类东西在常识看来,总是相反的,而且事实上总要把它们对立起来。哲学着眼在相反方面,过去对此曾做过多种多样的解释,今后可能还会这样。*初“精神和物质”“灵魂和肉体”曾代表一对对等的实体,在分量和重要性上完全相等。不过后来康德摧毁了灵魂,抬出了超越的自我,从此这种两极的关系就大大地失去了平衡。目前超越的自我看来在唯理主义者那里代表一切东西,而在经验主义者那里却几乎什么都不代表。在舒佩、雷姆克、纳托尔普、闵斯特贝尔格(至少是在他的早期著作中)、舒贝尔特—索尔登以及其他一些作者手中,精神本原已经缩小到彻头彻尾幽灵般的状况,只是表示经验的“内容”是被知的这一事实的一个名称而已。它失去了具有人格性的形式和活动(这些东西都转到内容一边去了),变成了光秃秃的bewusstheit(意识)或bewusstseinuberhaupt(知觉一般),它本身毫无权利可言。我相信“意识”一经消散到纯粹透明的这种地步,就要完全不见了。它是一个无实体的空名,无权立于**本原的行列中。那些死抱住意识不放的人,他们抱住的不过是一个回响,不过是正在消失的“灵魂”遗留在哲学的空气中的微弱的虚声而已。去年我读过不少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看来正好要放弃意识这一概念,[1]打算用并非出自两个因素的绝对经验这一概念来取代它。不过他们否定得还不够彻底,也不够大胆。过去二十年来我曾对“意识”之是不是一种实体表示过怀疑,过去七八年来我曾对我的学生们提出过这样的一个意见,即意识是不存在的,并且打算告诉他们在经验的实在里边有着同意识的实用价值相等的东西。现在我觉得把意识公开地、普遍地抛弃掉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把“意识”之存在全面加以否定,看来显然是十分荒谬的——因为,不可否认,“思想”是存在的——这使我害怕有些读者会放下我的文章不读了。那么让我赶快说明一下吧。我的意思仅仅是否认意识这一词代表一个实体,不过我却极端强调它确是代表一个职能。我的意思是:物质的东西是用存在的原始素材或性质做成的;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