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班固《汉书·儒林传》言《易》学传承,谓梁丘贺从太中大夫京房受《易》。此京房乃淄川杨何弟子,出为齐郡太守。汉宣帝时闻京房明《易》,即以其弟子都司空令梁丘贺为郎。后梁丘贺屡筮有应,得幸官至少府,年老终官传子梁丘临。临学精熟,专行京房法,甘露年间遂代五鹿充宗君孟为少府。又谓“京房受《易》梁人焦延寿”,于汉元帝时“以明灾异得幸”,后出为魏郡太守。汉宣帝在位二十六年,其后是元帝,在位十六年。可知汉时有二京房。今见《京氏易传》乃后京房之著作,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后京房的生平事迹。 京房(公元前77 ~ 前37年),字君明,原本姓李,推律自定为京氏。东郡顿丘(今河南省清丰县西南)人。治《易》师事梁人焦延寿。延寿字赣,常曰:“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焦氏之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京房尽得其术,用之尤精。其弟子尝说“房言灾异,未尝不中”。初元四年(前45年),京房以孝廉为郎。永光元年(前43年),二月日全蚀,三月大雨雪,九月大霜,天下大饥。永光二年三月,再次出现日蚀。朝野震动,皇帝刘爽(谥元帝)下罪己诏曰:“盖闻唐虞象刑而民不犯,殷周法行而奸轨服。今朕获承高祖之洪业,托位公侯之上,夙夜战栗,永惟百姓之急,未尝有忘焉。然而阴阳未调,三光崦昧。元元大困,流散道路,盗贼并兴。有司又长残贼,失牧民之术。是皆朕之不明,政有所亏。咎至于此,朕甚自耻,为民父母,若是之薄,谓百姓何?其大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年、三老、孝弟,力田帛。”尽管朝廷采取了一些措施赈济灾民,可是自永光至建昭年间,自然灾害仍连续不断。在此期间,京房数次上疏,预言灾害降临时间,近则数月,远则一年,而且是“屡言屡中”。皇帝听说后很高兴,就多次召见京房,询问灾变原由和救灾办法。于是,京房就依董仲舒《春秋繁露》所言,上奏“考功课吏法”。曰:“古帝王以功举贤,则万化成,瑞应著。末世以毁誉取人,故功业废而致灾异。宜令百官各试其功,灾异可息。”皇帝畏天命,要“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于是就命京房主持考功课吏事,与公卿朝臣会议。会议结果,“皆以房言琐碎,令上下相司,不可许”。然而皇帝仍支持京房,并令他全权主持其事,在全国推行。当时,由中书令石显(济南人,宦官出身)把持朝政,“事无大小,因显白决,贵幸倾朝,百僚皆敬事显”(语出《汉书·佞幸传》)。而京房所推行的“考功课吏法”,则是直接把矛头指向石显。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