毘山

作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9-01

特色:

后记  诚如本报告**章所引,20世纪50年代浙江为数不多的几次正规的(科学的)、大型的考古发掘几乎都在湖州,邱城遗址和钱山漾遗址的发掘不仅将包含印纹陶堆积的地层分开,而且其中的“三叠层”堆积更为本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昆山遗址虽然很长时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系统考古发掘,其重要性却不言而喻,相关的考古调查和关注一直没有停止过,在此要向那些付出辛勤汗水的前辈们致敬。  2004年度昆山考古发掘,是一次了解遗址基本面貌的好机会,也是我们工作的**步。尽管遗址(点)分布面积大、文化堆积延续时间长、各遗址之间的时空关系等尚不明朗,但本次发掘还是从一个侧面、一个局部揭开了昆山遗址的面貌,也为进一步的遗址保护提供了科学的考古学依据。本次工作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是在基本建设项目中的抢救性发掘。在此之前,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文物局、湖州市博物馆等相关领导对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遗址的发掘同时也得到了建设单位湖州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发掘地隶属昆山村,也得到了八里店镇昆山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在此特表感谢。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锦炎先生,在发掘前期作了大量的联系工作,并多次检查考古发掘质量,还对湖州市博物馆历年来采集及本次发掘的青铜器残件提出了有益的见解。百忙之中曹先生还安排了本报告的出版事宜。湖州市文物局副局长柴培良先生和文物处处长吴马林先生为本次发掘作了大量的协调工作,湖州市博物馆馆长黄建祥先生和副馆长闵泉先生、潘林荣先生也为本次发掘的准备工作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室内整理工作及场地安排等也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本次发掘前,我所芮国耀先生、马竹山先生和湖州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先期进行了探沟试掘,其中TGl的试掘为本次的总体发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芮国耀先生还提供了1995年毘山遗址试掘的资料。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