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古典戏剧选读-小说与戏剧

作者程华平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9-01

特色:

【作者简介】关汉卿是我国戏曲史上*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一生撰写了六十多部杂剧作品,现今流传下来的还有约十八部,为元杂剧艺术的完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关汉卿的生活情况,古代文献记载得很少。元代钟嗣成在《录鬼簿》里说:“关汉卿,大都(今北京市)人,太医院尹,号已斋叟。”汉卿是关氏的表字,名不详。元代熊自得《析津志·名宦传》说:“关一斋,字汉卿。”“一斋”为其号。关于关汉卿的籍贯也有不同的记载,《录鬼簿》说他是大都人,《析津志》说他是燕人,为大都属地。乾隆《祁州志》记载,关汉卿是祁州伍仁村人,即今天河北安国市人,在元代为中书省所辖之地,亦是大都属地。清代邵远平《元史类编》又说他是解州人(今属山西)。有人推测关汉卿是三国时名将关羽的后代,祖籍解州,后来迁移到祁州,*后定居大都。这种说法没有史料根据,不免显得主观臆断。《录鬼簿》说关汉卿是“太医院尹”,但元代官职中并没有这样的职务。今人从明钞《说集》本《录鬼簿》中得知,“尹”字应为“户”字。“太医院户”在元代是一种享受免除一些差役、赋税的特殊户口,大概隶属于为皇族服务的太医院。关汉卿大致生于金代正大七年(1230)前后,卒于元代仁宗延祜七年(1320)前后。元代夏庭芝《青楼集》说关汉卿是金代遗民,杨维桢《元宫词》中有“大金优谏关卿在’’句,但一般认为此“关卿”非关汉卿。由于元代数十年未行科举,堵塞了仕途,再加上严重的民族歧视政策,汉族知识分子大多沉沦于社会底层。关汉卿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为了生存,他投身于瓦舍勾栏之中。他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曲中说自己“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他尽情描写自己在勾栏妓院中的浪荡生活,虽带有沉迷酒色、及时行乐的不良习气,但更多表现的是愤世嫉俗的情感、坚韧顽强的性格以及对社会的抗争意识。元初正值散曲、杂剧兴盛之际,不少有才华的文人走向市井民间,与艺人结合,成为编杂剧、撰词曲的“书会才人”。关汉卿正是其中*具代表性的领袖人物。【剧本解读】《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由四折加一个楔子组成。剧情在展开之前,关汉卿用《楔子》为读者介绍了窦娥不幸冲末扮窦天章引正旦扮端云上,诗云]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杀马相如;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垆说《子虚》;小生姓窦,名天章,祖贯长安京兆人 ……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