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温州人能赚钱,这点是举世公认的。犹太人被尊称为“*伟大的商人”,而温州人则被举世公认为“东方的犹太人”。当温州人抢滩欧洲大陆仅仅十几年后,却将真正的犹太人打得一败涂地、落花流水,其经商的天才由此震惊世界:世界上还有比犹太人更会经商的人群!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生意的,但温州人为什么那么会经商,其不二法门的秘籍宝典又是什么呢?影响世界的温商300年前,温州不过只是东海旁的一个小县,这里的居民不是务农就是打鱼。传说那时就有一些温州人,因为贫穷而铤而走险去当海盗。20多年前,温州有2/3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人均耕地仅0,41亩。因为温州地理位置与国家战略的原因,国家对温州的投入在30年间仅6个多亿,总额仅为同等城市平均数的1/7。“平阳讨饭,文成人贩,洞头靠贷款吃饭”,当年,此类层出不穷的民间歌谣,传递出的都是温州人一穷二白的无奈。1957年,温州工农业总产值仅7,6亿元。从1957年到1976年,温州市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仅1,98%。这就是温州近20年如一日的潦倒现实。所以,穷得没有办法的温州人,开始被迫到外地谋生。当时的中国,随便走过某个城市的一条小巷,总能听到“铮一铮一铮”的弹棉花的声音,也常能看见温州鞋匠们正叮叮当当地敲打着手中的鞋,各式发廊里,传出的是略带浙西口音的普通话声音……甚至在偏远的新疆阿尔泰山地区,温州人跟在四处放牧的牧民后面,就是为了给牧民们修鞋、擦鞋。当时,就有有识之士惊叹:可怕的温州人!果然,到了20多年后的今天,温州已骄傲地成为全中国*富有的小城市。温州为什么能从一个资源稀缺、交通闭塞的弹丸之地而成为民本经济圣地呢?有一个让温州人扬眉吐气的故事:1998年,日本有一家在全世界都很有名气的打火机企业,不服气温州人为什么将打火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将日本、韩国的厂家逼到了破产的悬崖边。因此就派出一个经贸考察团造访温州,目的只想揭开一个谜——温州打火机的零售价凭什么只是日本打火机的1/10?在温州*负盛名的大虎打火机厂,老板周大虎的介绍令日本人差点晕倒:同样一个电子点火的小部件,日本公司生产一只成本为人民币l元,周大虎的进价是1毛钱,而为大虎厂提供配件的家庭企业生产成本更是只有1分钱。日本考察团离去时,一个个面如死灰,回国后,只有将打火机厂关门大吉。温州人在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靠山的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