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内容介绍 白绫半匹灭和珅 不愧清龙汉凤根。 盛世康乾手底去, 未知何处觅余荫。 ——引自富察·鹤年先生《清帝杂咏十二首之七·嘉庆》 爱新觉罗·颙琰,初名永琰,1760年生,其生母魏佳氏,祖 上属汉军旗,后被抬人满洲旗。所以,后人称颙琰是“清龙汉 凤”所生。颙琰的父亲乾隆,做了六十年皇帝后仍很健康,只是 因为不愿超过其祖父康熙的在位时间,才立他的第十五皇子颙琰 为皇太子,并将帝位内禅给颙琰,改元为嘉庆。于是,大清朝便 空前绝后地出了一位太上皇,和一位在太上皇余荫下登极的嘉庆 皇帝 嘉庆真正掌握国政,是在嘉庆四年太上皇驾崩之后。这时的 大清,已不是史家称道的“康乾盛世”那般光景了。白莲教、天 理教纷纷举义,一些外藩也屡示不恭,而*令嘉庆头疼的,则是 贪官污吏横行,引起百姓的强烈不满。可以说,嘉庆执政的二十 五年,也正是他为整顿吏治伤透脑筋的二十五年。他首先拿天下 **贪官和珅开刀,没收其家产以充实国库,继而又铲除了一大 批贪官污吏。可惜的是,嘉庆长期在乾隆的耀眼光环下生活,养 成了他优柔寡断的性格。因此,对弊政多是惩而不杀、戒而不 绝,直到他死前,吏治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整饬。这不能不说 是嘉庆一生*大的遗憾。 嘉庆死于1820年,谥号为“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 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庙号仁宗,葬于昌陵。 《嘉庆皇帝》一书,生动地刻画了颙琰的内心世界和嘉庆一 朝的风风雨雨,文笔流畅、情节曲折、语言犀利,读后令人感慨 万千、掩卷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