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余映潮老师讲课-(附赠光盘)

作者余映潮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01

特色:
在中学语文界,余映潮是个比较特别的例子:**,他是从中学语文教研员的角度切入课堂教学实践的;第二,他是50岁以后才走向展示课堂教学艺术的讲台的。 在教学中,余老师始终贯彻着这样的理念: 要让学生生活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求知,求智,求趣,求美。“小步轻迈”是教学细节化之“形”,“细腻品读”是教学细节化之“神”。知识成板块状,能力成线条状,学习上掌握的方法越多,能力就越强。对“提问”的研究,*神秘*有趣的是研究“不提问”。尽可能“实”地运用教材,尽可能“活”地运用教材,尽可能“巧”地运用教材。朗读,对孩子们进行着审美熏陶,进行着情感陶;台,进行着气质培养。好的语课既表现出理性特征,又充满诗意手法。试题研究不是应试研究,试题研究也是一种科学研究。想象力是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能力之一。……

我认为一般地来说,这句话好像给人感觉是前后矛盾,但这恰恰是作者的精妙之处。鹤试翼高飞,鹤鹰之战中鹤群的团结一致、互帮互助的高大形象就会给作者和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就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鹤群的赞美之情。师:这也是写战后的宁静,鹤远远地飞去了。生3:我说的是第14自然段:“鹤分为几群,每群十几只不等,拧成一团,拼命向苍鹰扑去。”我着重说的是这里的正面描写很好,一个是“拧”,一个是“扑”,“拧”字写出了鹤群的团结。我着重谈的是这个“扑”字,因为鹤虽然非常柔弱,它扑近苍鹰本身清楚地意味着什么,但是它们没有一点害怕,没有一个退缩的,而是拼命向前,我看出,这表现出了一种强悍的胆略和血战到底的气派。师:说得好,不畏强暴,奋不顾身。你的语言表达非常好。生4:在读了本文之后,我体会到作者不仅是在写鹤群的团结,又是在写他们民族的团结,而且在第3自然段“我们伫立的稻田上空”以及第4自然段“我抬头仰望,脖颈有些酸痛”都写出了作者为了看鹤群翔空的景象而等待了很久。师:对,你有一句话很有深意,写出了民族的团结,注意这个作者是日本人。这一点也许就代表了日本民族的精神,她的发现有独到之处。好,接着来——生5:我认为文章中鹤的形态很美,鹤群在空中翱翔的姿态很美,而鹤群的精神更美。师:都很美。美集中在鹤群的身上。生6:我也发现作者是日本的,我就认为日本虽然是个小岛国,但是他们的经济非常发达,是因为他们的人民都非常团结。读了这篇文章,我认为他们是从自然界吸收了很多自然现象中的道理,我认为我们也应该多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师:对,这一篇文章也带有一点以物喻人的味道,好像是写鹤,也有一点写人的味道。生7:我从第14自然段的“银光闪烁”看出来,作者在下方看鹤群与苍鹰打斗时,应该不会看见“银光闪烁”这种形象。因为古时候有一句话叫做“刀光剑影”,它应该是从这句话的意思出发来描写、突出鹤群与苍鹰的搏斗之激烈。或许因为战斗太激烈了,所以鹤群里面有一只后来负了伤。师:说得太美了,“银光闪烁”就好像是刀光剑影。你的发现也有独到之处。生8:我在20段和21段发现了这几个词语:“悲痛的啼鸣”、“引吭高鸣”、“为伙伴加油打气”。这些词语把作者情感渲染得人性化,悲壮而崇高,突出了鹤们互相救助,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真情,把它们生动形象地……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