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间,在中原的一个普通村庄路村持续不断地举办着“麦货会”/村庙的实践,特别在2009-2010年间在几位村老牵头下路村村庙得以重建。本文正是一项旨在对上述实践背后的驱动力以及所呈现出来的权力或权威关系给以深刻理解的人类学研究。为此,本文以实践理论中的“文化图式”概念为理论视角,以“谁在组织这些实践”与“他们为什么要组织这些实践”为研究问题和思考起点,展开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在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相关概念以及中外学者围绕人情、关系、报、公私道德等一系列本土概念讨论的基础上,使用路村村民挂在嘴边的两个词汇——“讲理”与“光棍”,探讨出路村村民文化图式的主要内容:在路村,以符合“讲理”观念为基础的光棍,不仅受到村民们广泛认可与尊敬,而且还赋予村民日常生活以意义。也就是说,路村村民广泛存在着一种文化图式——“基于‘讲理’之上的光棍”观念。其二,这一文化图式是路村“麦货会”/村庙实践背后的驱动力量,正是在这种观念的驱动下,不同历史时期的路村光棍人物持续举办“麦货会”/村庙的实践,这些实践又反过来强化了举办者即光棍人物的威望。其三,路村的这一文化图式本身,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在内、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被不断再生产并发生着变迁,而变迁了的文化图式观念正好有助于我们理解、解释当下路村重建村庙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权力关系与地方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