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成长差异——金融地理学视角

作者田 霖编著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25

特色:
本书视角新、方法新,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都有所突破:理论方面,金融地理学与传统金融学和金融学不同,它的研究对象是金融领域内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是宏观与微观视角的折中与结合。  本书是作者的大胆尝试,正如文中所讲:“一个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面以下去探索,哪怕他自己也许看得不对,却为旁人扫清了道路”,相信本书能为后续者的研究提供借鉴和经验。当然,金融地理学的研究才刚刚开始,用金融地理学的理念来分析中国金融问题时间更短。本书虽然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却需要更多后续的深入研究,梳理出金融地理学所特有的方法论,并将其运用于中国金融问题的分析当中。愿作者能再接再厉,在“求是创新”的道路上奋发拼搏,永不言弃,并取得更多的学术成果!

本书运用金融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的区域金融成长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将金融地理学空间差异、空间过程和空间的相互作用的核心理念贯穿全文,给区域金融成长一个地理学上的表述。本书讨论了金融地理学与区域金融学的区别与联系,对中国不同区域金融业的发展进行了经验性质的比较研究。书中采用模糊曲线分析法设计了涵盖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金融因素的完整的区域金融计量指标体系,弥补了目前区域金融量化研究的不足,对许多问题提出了新的解释,也为理论界的进一步研究召示了新的路径。本书建立了中国金融综合竞争力的空间分布格局模型,运用信息腹地论提出了作者关于确立金融中心的看法。在运用“自组织”理论进行案例分析时,提出了中部地区的金融崛起战略,并为我国区域金融成长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即倡导他组织向自组织的转化,金融发展要适度差距、协调发展、提倡共生和系统优化。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