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西晋文学家陆机撰写的《文赋》,以赋体形式,阐述文学创作方面的问题。此文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篇完整而系统的创作论。初唐时期,著名书家虞世南的外甥陆柬之以行书笔法,书写了《文赋》这篇文章。这卷墨迹,纸本,纵二百五十九毫米,横三百五十五点二厘米,经历代收藏家遞藏,有众多名家题跋,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元代著名书家赵孟頫高度评价陆柬之的书法艺术,并从中获益良多,著名书家揭傒斯评说:“唐人法书,结体遒劲,有晋人风格者,惟见此卷耳。”
宋代绍圣元年四月,五十九岁的苏轼被贬往岭南。途中遇雨留阻于襄邑(今河南睢县),书写《洞庭春色赋》和《中山松醪赋》以述怀。两赋并后记计有六百六十八余言,为其传世墨迹中字数*多的一卷。明代王世贞评说:“此迹不惟以古雅胜,虽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无一笔失操纵,为眉山*上乘。” 二赋于元代曾经郭仲实收藏,明代曾经李东阳、张孝思等人先后收藏,乾隆进入清内府,溥仪曾将其藏于长春伪帝宫,现入藏吉林省博物馆。此卷纵二百八十三毫米,横三百多厘米。 《黄州寒食诗》卷,是元丰五年苏轼流寓黄州时所作。此卷苏字十七行,字迹前小后大,笔墨丰润,笔势奔放不羁,跌宕姿肆,曾被人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卷后有黄庭坚、董其昌等人跋文。本卷墨迹纵三百七十四毫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