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江叠嶂固诗跋-历代名家墨迹选(23)

作者孙宝文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1-01

特色:
苏轼(公元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 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 他的书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努力革新。他讲自己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 展传统技法,不是简单机械地去仿古。 苏轼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他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这与他握笔的姿势也很有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现在握钢笔的姿势,故其字右斜,扁肥。  本书为“历代名家墨迹选”中的一册,收录苏轼墨迹《李太白仙诗卷》、《次辩才韵诗帖》、《吏部陈公诗跋》《新岁展庆帖》等十七件墨迹,以飨书法爱好者。

北宋年间,著名书画家王诜创作了长卷水墨画《烟江叠嶂图》。其挚友苏轼为画作题诗题跋,王诜亦赋诗唱和,字里行间,道出二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宋代、明代均有此画作的著录,清初,高氏用整座荘园换得此画,以后三百余年无画消息。  一九五七年,著名书画鉴定家谢稚柳收藏到这件画作。就在谢稚柳收藏到这件画作的前前后后,有些书画鉴定专家认为这卷画作是假的。而认定是真迹的他,卖掉了自己收藏的一些明清字画,将此件买下。尔后,书画鉴定专家锺银兰经过数年研究、辨析,以无可辨驳的证据,断定此卷画真书亦真。一九九七年,谢稚柳及其夫人陈佩秋将画作捐献给上海博物馆。此画被评为一级品,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长卷为绢本,自然真古,画卷纵二十六厘米,横一百三十八点五厘米。现将苏轼诗跋、王诜诗跋原大出版,供书法爱好者收藏鉴赏。因水平有限,本书释文仅供读者参考。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