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在黑格尔的阐释历史上,本书是一本极具影响力的著作。它当会永远终结这样一种神话: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竟是向着康德视为“独断论”因而严加谴责的极端理性主义传统的一种直接复归……这一成就使得皮平的这一著作成为我们理解黑格尔的历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观念论的背景、观念论的现象学和观念论的逻辑。其中,也涉及康德、耶拿、谢林、费希特等西方著名哲人的思想和成就。
这本书的研究思路作者在**章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里简要交代一下本书所处一思想位置。大致上,Pippin是人康德的先验统觉的观念论出发来理解黑格尔。值得一提的是,它有1987a的康德论文,作为这一思想的代表作,在康德黑格尔研究学界以至在心智哲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影响。如果说康德是为了与怀疑论搏斗,同时又高产田坚持先验直观众,而主张认识条件和现象与物自身的分离,那么则可以说,黑格尔也为了与主要来自自身的怀疑论搏斗,但又因为放弃了概念条件的逻辑网络,并因着概念发展的要求而在其中引入社会、历史的维度,从康德来理解黑格尔,从特定意义的逻辑来理解黑格尔,这种思路扭转了整个形而上学的理解、宗教的理解。而且,本书没有主张Kroner那样的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必然进展的观点,而是考察黑格尔思想的来源与要素,而给康德与费希特还有谢林一个分立的思想位置。 从哲学上看,本书或许至少可以起到这样三个功能,一、作为黑格尔哲学的一次分析,尤其是从康德以来的渊源来考察黑格尔。二、作为从康德到费希特到谢林再到黑格尔哲学思路的一种清理,在一定范围内与杨祖陶先生的《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进程》一书的思路可作一定程度的相互说明,相互支持。三、作为当代仍然可行的一种哲学业纲领、优异是从康德先验观念以来所开创的先验条件的哲学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