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马兴跃,徐昆龙,肖蓉,孟春慧 |
| 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暂无 |
特色:
人工草地建设中还应考虑牲畜饮水设施及牧道建设。 2.建立供冬春青绿饲料奇缺时使用的饲草饲料地 种植青贮玉米、青苕子、芜菁等,既可保证生产的良性循环,也有利于草场管理,减轻草场危机时期(冬末春初)的压力,延长使用年限。 3.人工草场的利用和管理 建立承包责任制,使羊群和草场紧密结合,草畜配套。控制放牧强度,在草场危机期减轻放牧,增大补饲,以保持草场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建立草场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包括施肥、补播、清除有害植物、逐年更新比例、围栏维修及扩大种植青绿多汁饲料作物的面积、提高其产量等。 (1)草 地 草地是发展畜牧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牲畜赖以生存的基地,是牧场一切财富的源泉。草地,在牧场经营者心目中,比畜群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要从人工草地上获得*大的收益,关键在于管理和利用。草地很难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它的好坏,但至少它能达到下列要求: ①有可能承载尽量多的牲畜。 ②能抑制杂草的生长。 ③保持水土,没有侵蚀和流失现象。 因此,从这样一个放牧地上能得到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 (2)放牧管理 ①采用围栏的轮牧方法,能*大限度地利用牧草而又能使草地受到保护。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某一小区可以放牧多少天,多少天轮一次,而要根据小区的面积和草的长势而定。但有一条原则应该遵循,就是不让草的高度超过15厘米或低于5厘米。 ②以草定畜,控制载畜量。草地适宜载畜量的确定要经过长期围栏放牧试验和群落稳定性测定,也可以通过在人工草地上采用草笼测产的方法,测定各年度牧草生产量,根据牧草的干物质产量确定载畜量标准。例如饲养一只绵羊(50千克体重)要年产500千克可利用于物质的草场面积。也可以参考美国NRC标准,确定载畜量,即一只非泌乳期绵羊体重50千克,每日需可消化营养物质总量(TDN)为0.55千克,或可消化蛋白(工)CP)0.0539千克。又因为夏秋季节草场上牧羊的消化率与冬季不同,当你计算载畜量时,应分别计算。据任继周研究,绵羊夏秋季粗蛋白的可消化率为77.49%,粗脂肪为51.85%,粗纤维为71.75%,无氮湿出物约47.29%;据朱兴运试验,绵羊冬春粗蛋白的可消化率为42.02%,粗脂肪为37.54%,粗纤维为74。98%,无氮浸出物为36.94%。 ③秋末和早春是草场的危机时期,尤其要控制放牧。为此,要种植部分冬春生长的青绿饲料,以减少放牧草场的压力。 (3)清除有毒有害植物 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