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要通读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一生要通读的世界上下五千年

作者赵亚虎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1-01

特色:

“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 1964年的深秋季节,在我们祖国的天空上,一声春雷般的巨响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 星移斗转,中国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舞台崛起。世界各国梦寐以求的科研明珠,不少已被我国率先摘取,从“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转基因杂交水稻、“银河”亿次巨型计算机到纳米信息存储、单克隆抗体技术,每每读起这些震惊环球的辉煌,人们不禁激动不已。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样一些日子: 1964年10月16日,我国**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我国**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伟大成就,令全世界为之赞叹。在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打破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实力,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在我国已成为少数独立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国家之一,并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我国在物质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成功地研制出“两弹一星”,为我们今天实现科技发展的大跨越留下很多启示。回望“两弹一星”的辉煌.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些名字: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钱三强、钱学森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