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伍德成名作:破格 透视二十二位西方经典小说大师的探索与局限

作者[英]詹姆斯·伍德/著 黄远帆/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详情开 本:128开纸 张:胶版纸包 装:平装-胶订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59676559所属分类: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介绍
内容简介
内容试读契诃夫相信什么?在关于这位作家的论文中,哲学家列夫· 舍斯托夫(不无赞许地)提出,契诃夫“没有理想,甚至没有对于平常生活的理想”。他说契诃夫作品用悄声低语的“我不知道”来回答一切问题。一些苏联评论家认为,契诃夫“绝望”的人物没能充分预见即将到来的革命—对俄国的未来过于悲观了。契诃夫的小说里哲思困惑不清,但并不等于没有哲思。苏珊· 桑塔格说得很对,契诃夫的写作是一个自由之梦——“一种绝对的自由,”契诃夫写道,“彻底摆脱暴力和谎言。”在他的作品中,自由不仅仅是政治的,人身的,而且是一种中性的填充,就像空气或光。他多么频繁地描写村庄,接着,在村子的边缘——“一片开阔的田野”。《套中人》的叙述者记得孩提时的自由,当父母外出,“我们会绕着花园跑一个多小时,陶醉于完完全全的自由。”契诃夫并非托尔斯泰般把人物拖向上帝的自由,亦非果戈理般把人物引向自发的社会主义。他很坦诚,他必须承认自由之于我们并不总是很有吸引力,它有时令我们害怕。也许自由只不过是一种可以不存在的自由?“哎要是可以不存在该多好,”《三姐妹》里的契布蒂金哭诉道。我们常常可以注意到他的人物渴望逃入一种自由,其不存在注定了其宽广。莫斯科对于三姐妹不仅不可能,且不存在,是她们的欲望令其消失。对于新生活的切盼—契诃夫人物最常见的姿态,以及作家从他自己的家人身上得到的第一手观察—对于无生活的切盼,也许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很小。但不论契诃夫的人物碰到什么事,不管他们如何期望,他们都拥有契诃夫文学天才所赋予的一项自由:他们可以像真正自由的意识一样行动,而不是作为文学人物被指使。这是一种不可小觑的自由。契诃夫妙手偶成的风格,他对于心思流迁的模仿,之所以是巨大成就,便在于把忘我带入了小说。人们在思考时深深埋进自我之中,遂忘了他们自己,一念既起随波逐流。当然,他们不是真的忘了做自己,他们是忘了履行自己作为一个有意义的小说人物的使命。他们扔掉剧本,不再演戏,不再是易卜生的特使。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